
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鉆被劈成幾大塊后加工,最終被加工成9粒大鉆石和96粒較小鉆石,成品鉆總量為1063.65克拉。
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quán)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有64個面,重317克拉,鑲在英帝國王冠上。剩下的鉆石做成了包括胸針、項鏈、耳環(huán)在內(nèi)的飾品,為包括后來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內(nèi)的英國王室成員所收藏和佩戴。
【“布拉崗扎”:近乎無色 下落不明】
  
1725年,三個苦役犯在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找金塊時發(fā)現(xiàn)了這顆近乎無色,僅帶有極輕微的黃色,呈鴨蛋狀,重量為1680克拉的鉆石。
在一名神父的幫助下,三人將其交給當(dāng)時的葡萄牙總督,以求赦罪。后又被獻(xiàn)給葡萄牙女王,并以當(dāng)時攝政王布拉崗扎的姓命名。
傳說,人們曾將其加工成一顆重560克拉的飾鉆。其后,此鉆下落不明,有可能存于葡萄牙王室。
但在20世紀(jì)60年代,英國寶石研究所曾向葡萄牙政府打聽其下落,可惜未得到明確答復(fù)。另有傳說,該鉆被鑲在匈牙利王冠上。
【有缺口的鉆石:“奧爾洛夫” 給情人的禮物】
  
奧爾洛夫鉆石重189.62克拉。這顆鉆石呈淡青綠色,像半個鴿子蛋,一邊有缺口,可謂前沙俄名鉆。據(jù)稱,當(dāng)時的奧爾洛夫伯爵助情人凱瑟琳當(dāng)上女沙皇并贈送這顆鉆石,為了提醒情人自己的重要地位。
然而,凱瑟琳接受了鉆石,卻收回了對奧爾洛夫的愛。
奧爾洛夫鉆石是世界第三大切割鉆石。它有著印度最美鉆石的典型純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