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獲重大突破
一分鐘完成經典超級計算機一億年任務量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制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shù)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進行相同操作要用6億年。相關論文在線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科學》雜志審稿人評價,這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據(jù)潘建偉團隊介紹,之所以將這臺量子計算機命名為“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數(shù)學專著《九章算術》。量子計算機具有超快并行計算能力,它通過特定算法在一些重大問題方面實現(xiàn)指數(shù)級別的加速。“九章”解決的“高斯玻色取樣”問題就是其中一種。
“高斯玻色取樣”是一個計算概率分布的算法,可用于編碼和求解多種問題。其計算難度呈指數(shù)增長,很容易超出目前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適合量子計算機來探索解決。
“九章”的算力究竟有多強?在室溫條件下運行(除光子探測部分需4K低溫),計算“高斯玻色取樣”問題,處理100億個樣本,“九章”只需10小時,超級計算機則需要1200億年——而宇宙誕生至今不過約137億年。
“‘九章’在一分鐘時間里完成了經典超級計算機一億年才能完成的任務。”研究人員介紹。不得不說,其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盡管距離實際應用仍有漫漫長路,但已成功實現(xiàn)了“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
珠峰有了“新身高”
采用“空天地一體化”全覆蓋測量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lián)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此前,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并完成峰頂測量任務,2020珠峰“測身高”外業(yè)作業(yè)圓滿收官。
據(jù)了解,此次珠峰“測身高”創(chuàng)下了多個第一。峰頂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NSS)測量首次依托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提高珠峰高程精度;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其間還開展了峰頂雪深和氣象等測量,創(chuàng)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專家介紹,所謂高程,指的是某點沿鉛垂線方向到絕對基面的距離。測量高程,首先要確定一個“原點”。我國法定的高程起算面是黃海平均海平面,珠峰高程就是峰頂巖面相對于黃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
據(jù)介紹,本次珠峰的高程測量是分段進行的,從位于西藏拉孜的基準點開始到珠峰腳下的前半程采用水準測量法,每隔幾十米豎立一個標桿,通過水準儀測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將高差累加起來。當精確高程傳遞至6個峰頂交會點后,則利用珠峰之巔豎立的測量覘標,采用三角高程交會測量法測出峰頂相對于這幾個點的高程差。最后,通過進行重力、大氣等多方面的改正計算,確定珠峰高程。
除了水準測量法和三角高程交會測量法這些基本方法外,本次珠峰“測身高”可以說是“空天地一體化”全覆蓋測量,綜合運用GNSS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wèi)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測量技術,讓珠峰的“身高”更加精準。(記者 付麗麗)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