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店內等待已經(jīng)購買的咖啡。 殷立勤 攝
“去喝咖啡的人其實不太關心瑞幸的這些‘爛攤子’,只在意自己是否能喝到一杯便宜又不錯的咖啡。”白領美惠(化名)就是一位重度咖啡依賴者,瑞幸在她上大學時誕生,她也見證了瑞幸一杯咖啡一路從幾塊錢漲到了如今的十幾塊錢。
“每個人對咖啡的審美和愛好都是不同的,但至少在我和身邊不少人看來,瑞幸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日常提神和休閑足夠了。”在美惠看來,動輒三四十元的星巴克只能用作嘗鮮而不可長久,如果將咖啡作為生活必需品,價格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比星巴克好喝太多了,性價比很高!”有著類似想法的網(wǎng)友不在少數(shù)。依靠最初動輒5元以下的超低價格“出道”的瑞幸,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規(guī)模效應和品牌價值,這或是瑞幸配送費調高、折扣補貼減少,依然“很香”的原因。

瑞幸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受訪者供圖
至于麥當勞的麥咖啡,如果定價在20元以下,可謂和瑞幸如今的價位撞了個正著,有網(wǎng)友直接發(fā)言稱:“能有瑞幸那個優(yōu)惠力度,也不是不可以的。”
看來,即便“并沒有把誰看作競爭對手”,麥咖啡也難逃消費者的比較。
渠道便利是優(yōu)勢
“在麥當勞成熟的供應鏈和線上線下零售渠道的加持下,利用麥當勞的便利度,麥咖啡開店無需從0開始,而是可以從1到2,從2到3。”在張家茵看來,麥當勞在咖啡領域并不是新手上路。
根據(jù)麥當勞中國的計劃,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手工咖啡。“目標是讓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張家茵說。
“麥當勞有優(yōu)勢。其他新咖啡品牌是從打地基開始建設,麥當勞已經(jīng)什么都有了,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開始賣咖啡’而已。”有網(wǎng)友給出了這樣的總結。

麥咖啡。 圖片來源:麥當勞官方微博
市場競爭中,往往得渠道者得天下。擁有了成熟渠道的麥當勞,能夠面對的是多大的市場呢?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統(tǒng)計顯示,2013至2019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逐年上升,到2019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為7.2杯。但從發(fā)展速度上來看,中國咖啡市場年均增速達15%,遠高于世界2%的增速,這說明中國咖啡市場正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
“麥當勞作為全球最大的餐飲公司,也在對接和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和訴求,其加大咖啡品類的投入,是非常睿智的選擇。”中國食品產業(yè)評論員朱丹蓬稱。
“近幾年來,隨著咖啡市場的不斷擴容,不同的消費群體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咖啡消費場景以及咖啡消費檔次。”在朱丹蓬看來,為不同消費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非常重要,麥當勞的自身優(yōu)勢也將對麥咖啡提供支持。
收割消費者黏性,搭配放送不能少
“我們發(fā)現(xiàn)有超過50%的顧客喝咖啡的時候需要搭配吃的,這也是我們非常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在張佳茵看來,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多樣化的用餐場景,麥咖啡將同步推出4個系列的全新餐食,消費者購買咖啡后只需要增加幾塊錢即可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