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能否成“良藥”?
多名患者采用血漿療法癥狀明顯改善;專家稱血漿療法值得一試,但宣布有效為時尚早

武漢血液中心愛心獻血屋可接受血漿捐獻。受訪者供圖
中國生物已制備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用康復者特異血漿治療11例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血漿治療備受關注。專家表示,該療法原理上可行,值得探索,但此時告訴大眾這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還為時太早。
新京報訊 至今仍未有特效藥的新冠肺炎,或將迎來新的治療手段——血漿治療。據(jù)國資委新聞中心官微消息,中國生物已制備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多例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針對這種新療法的原理、合理性、以往應用范圍等問題,新京報記者連線多位臨床醫(yī)學專家、合理用藥專家及業(yè)內人士。專家表示,該療法原理上可行,值得探索,但此時告訴大眾這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還為時太早。
專家呼吁康復患者捐獻血漿
1月31日上午,科技部下發(fā)了《關于請協(xié)助采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血液樣本的函》。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藥的前提下,康復患者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可及的資源。她呼吁從立法層面要求康復者在知情同意、符合倫理、身體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捐獻寶貴的血漿,用于他人的急救。
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也呼吁康復期患者伸出胳膊,捐獻寶貴血漿。
新冠特免血漿制品投入臨床
據(jù)國資委新聞中心消息,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備。經(jīng)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制備出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
首期在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后續(xù)醫(y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后,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癥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征和癥狀明顯好轉。
捐獻聯(lián)系人電話被“打爆”
國務院國資委提供了3個愛心捐獻聯(lián)系人手機號碼,呼吁康復病人積極獻血。昨日,新京報記者嘗試撥打電話,發(fā)現(xiàn)基本處于占線狀態(tài),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稱,獻血信息發(fā)布后,熱線已經(jīng)被“打爆”。
“詢問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捐獻的很少。”其中一位聯(lián)系人告訴記者,其中部分來電者是外地人,詢問能否捐獻;部分武漢當?shù)氐娜卟⒉环弦?,有些提供不了出院證明。
上海將對一例患者進行血漿治療
2月14日,記者從上海市衛(wèi)健委獲悉,上海已準備針對新冠肺炎開展血漿療法。國家衛(wèi)健委專家組成員盧洪洲稱,血漿療法在沒有明確特效藥的情況下尤其有價值,希望通過臨床經(jīng)驗獲得療效證據(jù)。
盧洪洲介紹,目前專家組正準備針對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血漿治療,“已經(jīng)制訂詳細的方案,期待血漿療法對重癥患者,尤其是對危重癥患者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記者從上海市衛(wèi)健委獲悉,上海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治愈出院病例累計90例,其中6個人愿意捐獻血漿幫助治療及研究。
■ 追訪
血漿捐獻者想幫父親挺過難關
昨日下午2點,繼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在前一晚呼吁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獻血漿后,金銀潭醫(yī)院迎來首位捐獻者。
今年37歲的劉倩(化名)昨日下午騎著單車趕到金銀潭醫(yī)院,希望能為自己確診了新冠肺炎的父親捐獻血漿。劉倩此前也曾確診新冠肺炎,不久前剛從金銀潭醫(yī)院治愈出院。但她的父親病情一度危重,“醫(yī)生已經(jīng)盡了全部力量,商討過各種方案,把有可能用的藥都用過了,但我爸的病情還是沒有明顯好轉,目前感染還是比較嚴重。”直到13日晚,劉倩從新聞上看到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有效的新聞后,決定用自己的血漿幫父親挺過難關。
據(jù)悉,就在劉倩到金銀潭醫(yī)院捐獻血漿的同一天,武漢血液中心人民醫(yī)院愛心獻血屋也完成了第一例治愈者的血漿捐獻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