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我和崔東來到武漢參與疫情報道的第十五天。這些天,我們振奮過,也彷徨過,欣喜過,也憤怒過,但最多的,還是感動。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兩個“90后”的故事。

鄢明俊。人民網(wǎng)記者王欲然 攝
給你看,有陽光的武漢
鄢明俊是一家電臺的主播,曾經(jīng),兩點一線的生活一度讓他覺得自己與這座城市缺少交集。
在他印象里,武漢永遠都是一個工地,鋼筋水泥、黃沙漫天。一段時間,他甚至厭惡匆匆而過的渣土車。只有節(jié)假日的傍晚,來到長江邊,看到燈光秀起來,鄢明俊才覺得,武漢很美。
現(xiàn)在,武漢病了。沒有了車水馬龍,沒有了熱鬧喧囂,整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鄢明俊反而有些“不是滋味兒”。尤其當他看到網(wǎng)上那些對武漢的詆毀時,他更是義憤填膺:“我用自己的方式,幫這座城療傷。”
那是武漢交通禁行、限行后的第一個晴天,鄢明俊拍攝了一部以“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為主題的視頻。連日來,電視上的武漢總是一副陰霾樣子,他想讓人們看看,有陽光的武漢。“盡管平時熙來攘往的武漢大橋、戶部巷仿佛沉睡了一般,但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工地的燈光和點焊的火花,便是武漢最耀眼的星光。”鄢明俊說。
“謝謝你,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光、有力量的武漢。”鄢明俊會堅持拍下去,不僅是因為得到了網(wǎng)友的稱贊,還因為無論順境或逆境,富?;蜇毟F,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武漢,都是他的城。
“一個普通的武漢人,做了一件應(yīng)該做的事兒。能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讓別人了解武漢,我感到很欣慰。”鄢明俊說,那些從四面八方疾馳而來的醫(yī)療隊員和物資,讓他真實地感覺到:武漢并沒有被拋棄,這里發(fā)出的每一聲呼叫,都有人回應(yīng)!
長江大橋上雖已難見那萬丈燈火,但鄢明俊覺得,工地上、醫(yī)院里、街道旁的燈光也很美,就連他曾經(jīng)厭惡的渣土車也變得可愛——車燈和那些光,照亮了武漢的夜晚,也照亮了前方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