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元,4.72元,4.62元,4.5元,4.4元,4.36元成交!前不久,醫(yī)保專家和藥企間的“靈魂砍價”,引來怒贊。小藥片連著大民生。如此錙銖必較、分毫必爭,是為了讓患者用得起藥、用上好藥。
“靈魂砍價”只是國家努力解患者之憂的生動縮影。鏡頭推遠,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為了將藥價降到更低、讓看病更舒心,醫(yī)保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開展藥品帶量采購、藥價降低六成,到城鄉(xiāng)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費報銷可超五成,再到異地就醫(yī)即時結算的“版圖”不斷擴大,這些新政策正在惠及更多的職工和居民。
如果說這些紅利是參保人員能切身感受和體會到的,那么由于醫(yī)?;鸬馁Y源相對有限,今年還有不少調整和優(yōu)化,是為了更合理公平地配置資源,進而讓每一分“救命錢”都花在刀刃上。今天,我們著重對2019年醫(yī)保領域的大事進行盤點和梳理,希望對大家了解醫(yī)改新政、看病報銷有所幫助,期待未來推出更多醫(yī)?;菝翊?ldquo;禮包”。
——編者
帶量采購全國擴圍
藥價降低六成
【劃重點】
所謂帶量采購,是在藥品集中采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明確采購數(shù)量,讓企業(yè)針對具體的藥品數(shù)量報價。其目的是以量換價、降低藥價和醫(yī)保控費。
去年底,“4+7”城市藥品帶量采購在上海開標。這次試點采取“國家組織、聯(lián)盟采購、平臺操作”的組織形式,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等11個城市的公立醫(yī)療機構為集中采購主體,組成采購聯(lián)盟。最終,與試點城市此前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25個藥品的中選價平均降52%,最高降幅96%。
今年上半年,“4+7”城市藥品帶量采購在試點城市的公立醫(yī)療機構落地,進入臨床使用。9月,2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圍,加上此前已自行跟進的福建省和河北省,帶量采購正式從試點推廣至全國。在這次擴圍招采中,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采購成功,價格都降低到不高于“4+7”試點中選價格的水平,平均降幅25%。
【點評】
王文安(化名)是廈門的一位肺癌患者,一直服用靶向藥易瑞沙(吉非替尼)。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此前這個藥一盒2280元,而今年通過帶量采購,該藥每盒降至547元,他的醫(yī)藥費從每月三盒6840元降至1600元左右,再加上醫(yī)保報銷,“現(xiàn)在每天只需要一二十元就可以吃上‘救命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