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提出“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為老師們明確了努力的目標:“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總書記用四個“引路人”的概念,對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的全面轉變提出更高要求:“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思想高屋建瓴,情懷深厚綿長。
肩負歷史賦予的重任,沐浴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廣大教師倍感振奮、投身育人事業(yè),托起民族復興的希望。

黃大年在為吉林大學的學生授課(2011年4月10日攝)。 新華社發(fā)
身體力行抓關鍵 立德樹人鑄師魂
“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rdquo;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fā)人深思、令人難忘。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必須落實好的根本任務。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fā)出號召:“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
從“寶藏老師”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帆,到“帶著信仰扎根思政課講臺”的華東師范大學教師閆方潔;從“伏案400分鐘只為課上45分鐘”的天津師范大學思政課教師王雪超,到“在解題中滲透育人思想”的長沙理工大學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青年教師譚艷祥……越來越多的教師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積極修為,努力將課堂作為發(fā)揮自己作用的主要崗位,切實承擔好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

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鐘揚生前在復旦大學講課(2014年5月5日攝)。 新華社發(fā)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推動下,我國思政課教師隊伍持續(xù)壯大、結構不斷優(yōu)化、整體素質(zhì)進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師者行為世范,方能傳道授業(yè)解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揭示了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賦予了師德師風新的時代內(nèi)涵,為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等相繼出臺,推動教師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大中小學教育、宣傳、考核、監(jiān)督、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完善,“新時代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劃定師德“紅線”,覆蓋大中小學完整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加快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