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研究一些“小眾”的人物往往是學(xué)術(shù)容易出成果的捷徑,但莫礪鋒還是堅持“粉”上了最有才華的“明星”。為了”追星“,莫礪鋒也做到身為一名”鐵粉“的極致:為他朝思暮想、為他寫書立傳、為他留下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作為《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杜甫評傳》的作者,莫礪鋒傾盡一生心血研究的詩人仍是杜甫。在為“偶像”撰寫評傳時,莫礪鋒與杜甫可謂“朝夕相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天晚上,莫礪鋒甚至夢見了杜甫。

截圖自《杜甫評傳》
“他清瘦、憔悴、愁容滿面,甚至他還和我說了幾句話,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莫礪鋒每每遺憾,未能記住夢中杜甫到底跟自己說了什么。
“素被稱為‘杜陵詩卷是圖經(jīng)’的杜甫,最為人稱道正是他的記行和山水詩,他的山水詩不僅氣勢磅礴,而且有大量真實客觀的地理描寫,足以讓我們在時隔千百年后仍可以準(zhǔn)確了解古代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和山水風(fēng)貌。”莫礪鋒通過梳理杜詩中的年代和地點線索,為這位一生萍蹤飄渺的詩人繪制了一張行蹤示意圖,也可能是杜甫第一張最接近真實的人生地圖。

截圖自《杜甫評傳》
“做研究就是要感同身受,實實在在地去翻數(shù)據(jù)、做對比。”莫礪鋒告訴記者,有學(xué)者為了研究杜甫的夔州詩,在他生活的地方居住了兩年,觀察記錄不同時節(jié)月亮在天空的方位,來印證杜甫詩中的場景具體是何年何月何日何地所作。
從了解一位詩人的作品到了解其人生足跡,再到了解詩人身處的真實環(huán)境,最終理解詩人的喜樂和思想……莫礪鋒認(rèn)為,文學(xué)地理學(xué)研究是古代文學(xué)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研究中國歷史的一條另辟新徑,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魅力的最佳平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