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護理阿姨因受不了孩子離世選擇退出
彩色房間里小小的病床上,睡著需要不斷吸氧維持生命的孩子;患肝硬化已經肝腹水的寶寶;因為重度腦積水錯過最佳治療期,喪失行動能力的幼兒……
他們的身邊時刻有護理媽媽陪伴著,只要孩子身體情況允許,她們就抱在懷里輕輕哄拍,讓他們的小手抓著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逗孩子開心,每個患兒都認識自己的“媽媽”,會粘著她們撒嬌。在脆弱的生命和頑固的病痛折磨面前,其實能做的并不多,讓孩子們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享受到最快樂的時光,是彩虹之家傾盡全力想做的事。
黃芳告訴記者,臨終關懷除了需要尊重和關愛,還要有一顆堅強的心。“早幾年中心剛建立時,我們遇到過有的護理阿姨因為自己一直帶的孩子離世而辭職離開,她們覺得心里太難過了承受不了。”那時候黃芳一方面要處理中心運作的方方面面,很多時候還要關注阿姨的情緒。
“‘走’一個孩子,哪怕只帶過幾個星期,護理媽媽都要哭很久。我自己也很難過,但還是必須撫慰,關心她們的身心健康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在這里阿姨就是孩子們的媽媽,失去孩子,她們需要我們的支持和安慰。經過這一兩年,現在阿姨們都成熟一些了,她們知道護理得好是為孩子爭取手術和活下來的機會,可以延長他們的生命,爭取好起來的希望,也明白了工作的意義:對孩子們有愛,讓他們每一天都過得開心、舒適、有質量。”

孩子們身邊時刻有護理媽媽陪伴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