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最后的秘密
截至2018年9月底,中華遺囑庫全國咨詢預約人次將近達到14萬,登記保管遺囑約11萬份。目前,在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預約立遺囑的人已經(jīng)排到了2020年4月份。
每個工作日,這間小屋里都幾乎坐滿了人。
從核驗身份、遺囑咨詢、遺囑抄寫、精神評估到登記、錄像等一套完整的程序下來,大約得兩個小時,一天最多只能為25到30名60歲及以上老人辦理遺囑登記業(yè)務。
年齡是這一數(shù)字波動的根源:有些老人寫字能力已經(jīng)太差,無法完成遺囑抄寫;有些老人表達不夠清晰,不能順利通過精神評估。
“要知道這樣,為什么不早點立遺囑呢?”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工作人員臉上都寫滿了無奈。

一張空白的“幸福留言卡”。上官云 攝
種種現(xiàn)實,讓越來越多的人改變觀念,不再把立遺囑視為“咒我去死”,而是選擇在生前說清死后的意愿,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麻煩。
陳凱說,立遺囑的人雖然以“銀發(fā)族”居多,但年輕人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人們正以越來越坦然的態(tài)度,去面對不知何時降臨的死亡。
在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有一個寫著“幸福慢遞”字樣的“郵筒”,很多老人會在立完遺囑后,手書一份幸福留言卡,投遞進去。
有時,上面寫著立遺囑人對生活磨難的釋懷;有時,則寫著他們一生未說出口的溫柔話語。
記者發(fā)現(xiàn),留言卡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3個詞分別是“幸福”、“快樂”、“健康”,那也是他們對親人最后、最真摯的祝愿。(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蓉、張同喜為化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