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主張和解?

淮安市檢察院檢察員擔任公益訴訟起訴人
6月12日,淮安市檢察院提起的這起全國首例英烈保護公益訴訟案在淮安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窗彩袡z察院檢察官張劍斌、唐昕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依法出庭履職。
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人民監(jiān)督員、消防官兵代表、社區(qū)群眾代表及媒體記者共50余人旁聽了庭審。
庭審中,檢察機關與被告曾某圍繞公益訴訟主體、案件基本事實、造成社會公共利益損害以及被告應當承擔的責任等焦點問題,逐一進行舉證、質(zhì)證、辯論。
“從看守所出來到現(xiàn)在,我每天都在想這個事情,我真的非常后悔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譽,我感到對不起謝勇烈士,對不起他的家人。造謠害人害己,我以后一定遵紀守法,多傳遞正能量……”庭審中,被告曾某對自己發(fā)表不實侮辱言論深感后悔,當庭宣讀了道歉信,希望得到謝勇烈士家人及廣大社會公眾的諒解。
當被問及雙方是否接受調(diào)解時,檢察官陳述了不主張和解的理由:“鑒于本案是檢察機關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涉及公共利益和公眾情感,該案又是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以來全國首例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通過判決的形式從法律層面對曾某的侵權責任予以確認,可以更好地對全社會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在最后陳述中,檢察官發(fā)表出庭意見,請求判令被告曾某通過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再次呼吁大家尊重英雄、愛護英雄。
經(jīng)合議庭合議,淮安市中級法院當庭作出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認為,被告曾某利用微信群發(fā)表帶有侮辱性質(zhì)的不實言論,歪曲烈士英勇犧牲的事實,對謝勇烈士的精神造成了負面影響,已經(jīng)超出了言論自由的范疇,構成了對烈士名譽的侵害。詆毀烈士形象是對社會公德的嚴重挑戰(zhàn),曾某的行為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根據(jù)民法總則以及英雄烈士保護法的規(guī)定,判決曾某于七日內(nèi)在本市市級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賠禮道歉內(nèi)容先由法院審核)。如曾某拒不履行,法院將在市級報紙上公布判決的主要內(nèi)容,相關費用由曾某承擔。
淮安消防官兵代表在旁聽庭審后表示,網(wǎng)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感謝檢察機關及時介入,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謝勇烈士的緬懷,謝謝所有檢察人員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所作的努力。
淮安市政協(xié)委員、淮陰區(qū)工商聯(lián)主席張強在庭后對記者說,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檢察機關依據(jù)英雄烈士保護法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案提起公益訴訟,不僅在踐行檢察機關是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的重大論斷,也是檢察公益訴訟理論和中國特色檢察制度的重要創(chuàng)新; 不僅鞭撻了惡言違法之徒,更向全社會傳達了是非對錯之判,明確了虛擬網(wǎng)絡和言論自由的界限。這個案件的價值不局限在一案一判,而是具有里程碑意義。
為什么只起訴曾某?

曾某在法庭上當庭宣讀了他所寫的道歉信
“那些歪曲英雄形象、中傷英雄精神的行為理應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共創(chuàng)人造草坪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強眾認為,淮安市檢察院對侵害英雄形象,詆毀英雄名譽的被告提起公益訴訟,非常及時,也非常必要,對增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光大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引導人們學習英雄,致敬英雄,傳承英雄精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負責人指出,英烈名譽保護是一個體系,黨政機關、司法機關和一些社會團體組織都具有相應的職責,比如公安機關對王某的行政拘留,側重于對個人行為的懲戒,而民事公益訴訟,除也有一定的懲戒意義外,重在恢復被侵害的公益,重在教育和引領社會價值。
也有網(wǎng)友提出疑問:王某和曾某都對謝勇烈士公然侮辱,為何王某未被檢察機關起訴,而曾某則相反?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不為訴而訴,訴訟不是目的,訴前程序亦是其應有之義。”張劍斌指出,對王某的行為,檢察機關向其發(fā)出了訴前告知書,經(jīng)教育,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并已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公益訴訟的目的已經(jīng)實現(xiàn),所以,沒有必要再對其提起訴訟。
“而曾某的情節(jié)相比則更惡劣,在他人提醒王某已被處理,對其進行勸阻時,曾某還宣稱‘別說拘留,坐牢我都不怕’,這表明了他公然挑釁法律的囂張態(tài)度。”張劍斌說,依法對曾某的侵權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貫徹英雄烈士保護法具體的直接的舉措,真正使新出臺的英雄烈士保護法發(fā)揮法律的指引和規(guī)制作用,教育引導全社會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我們的訴訟請求是要求其承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民事責任,其意義重在以法律確認的方式,警示全社會尊敬英烈、崇尚英雄。”張劍斌補充道。
“我們應該為檢察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引導社會崇德向善的正義之舉、創(chuàng)新之舉點贊。”王強眾說,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英雄形象,不容詆毀。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光大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學習英雄、致敬英雄、傳承英雄精神應該成為全社會每一個人自覺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