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讀得明白
揭秘最高檢工作報告出爐始末
◆ 贊成2781票、贊成率93.89%,創(chuàng)自1990年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啟用表決器表決以來的最高贊成票和贊成率。
◆ 報告引用50多個案例,并在附件中對有關(guān)案例進行了說明。
◆ 報告起草始終追求“信、達、雅”3個字。
◆ 繼續(xù)開啟“附件模式”,運用大量漫畫等鮮活元素,更活潑、更好讀。
◆ 籌備工作比過去早啟動20多天。
◆ 信息量大,在篇幅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濃縮5年檢察工作。
◆ 不僅在“縱推”方面展現(xiàn)了時間跨度,在“橫攤”方面也展現(xiàn)了時代感。
□ 本報記者 劉子陽 本報見習記者 董凡超
贊成2781票,反對138票,棄權(quán)43票。3月2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贊成率為93.89%,再創(chuàng)新高。
這樣一份工作報告是如何煉成的?今天,《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最高檢工作報告起草組相關(guān)負責人。
報告通俗易懂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代表們普遍反映,最高檢工作報告通俗易懂,注重用數(shù)字和案例說話,言簡意賅、實事求是,客觀反映了5年來檢察工作的成效。
“今年起草報告時,更加注意采用較為平實、代表委員易于接受的語言。”報告起草組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今年的最高檢報告引用50多個案例,在附件中對有關(guān)案例進行了說明,給代表們留下深刻印象。
這位負責人說,這幾年,最高檢逐漸加大報告案事例比率,努力使報告更接地氣、更有人氣。今年由于是報告5年檢察工作,在案例選擇上,除了選用一些過去已經(jīng)報告過的典型案例,還增加不少新案例,讓報告內(nèi)容更加充實,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為讓報告變得通俗易懂,起草時始終追求“信、達、雅”3個字。
所謂“信”,就是讓人民群眾“愿看”。在報告中積極回應(yīng)人民群眾關(guān)切,不左躲右閃回避問題,把話說到老百姓心坎里,用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所謂“達”,就是讓人民群眾“能看”。比如,在用語方面,盡可能多地使用短句而不用或少用長句,盡可能用人民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表述專業(yè)性工作,力求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讀得明白。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最高檢工作報告既要嚴謹規(guī)范專業(yè),又要力求通俗鮮活生動,盡最大可能回避專業(yè)晦澀的用詞。特別是每個自然段集中講一個主題或一件事,盡量精簡,力爭讓不熟悉司法工作、不熟悉檢察工作的代表看得明白。
所謂“雅”,就是讓人民群眾“愛看”。比如,報告注重從群眾語言中汲取“傳播力”,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使用了一些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耳熟能詳?shù)恼Z言,比如“打虎”“拍蠅”“獵狐”“舌尖上的安全”等,以更好地適應(yīng)人民群眾的“胃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報告繼續(xù)開啟精彩的“附件模式”:正文后共有5個附件,分別為用語說明、案例說明、檢察工作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圖表、檢察工作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圖示和5年代表委員意見建議落實情況,運用了大量漫畫等鮮活元素,更活潑、更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