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2月30日報道 英媒稱,“第一批90后已經(jīng)出家了”成為社交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佛系青年”成為中國年輕人最新的標簽。
英國廣播公司網(wǎng)站(BBC)12月27日報道稱,“佛系青年”在媒體與網(wǎng)絡(luò)上衍生一系列新詞,包括“佛系追星”、“佛系戀愛”、“佛系過節(jié)”、“佛系媽媽”……
報道稱,“佛系”一詞其實來源于日本,盡管查不到明確出處,但2014年,“佛系男子”一詞在日本某雜志出現(xiàn)過,專指不食人間煙火的男子,具體特征為:最重視興趣、喜歡獨處、想按自己的節(jié)奏行動、戀愛好麻煩、不想顧慮周遭、不需要女朋友,跟女生在一起好累。
報道稱,至于中國的“佛系青年”,并不限于男子。“佛系”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對事情沒有什么所謂、處之泰然、不費勁、不爭斗。
不過,“佛系”與真正的佛家思想有什么差別?
正牌90后“佛系青年”怎么說
BBC找了一名真正的90后出家人“僧范兒”聊了聊這個話題,應采訪對象要求,本文隱去了這位師父的住地及法號。
BBC:當初為何選擇出家?家人怎么說?
僧范兒:我是2008年,也就是16歲那年出家的。我當時去福建旅游,在山頂看到那個廟,特別美,就準備在那住一周。我住著住著就不想回去了,因為我跟著她們一起上早課、過堂,感覺特別美好,我索性就出家了。我父母一開始不同意我出家,來廟里找過我好幾次,但我堅定出家,他們也沒有辦法,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慢慢接受了。
BBC:你怎么看待“佛系青年”這個話題引爆社交媒體?
僧范兒:我有關(guān)注這個話題。我覺得吧,一方面,大家現(xiàn)在物質(zhì)方面不缺,就開始對精神層次的話題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因為打上了一個90后的標簽,現(xiàn)在網(wǎng)上活躍的90后、00后很多,大家容易對號入座,消極的心態(tài)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
BBC:“佛系青年”這個概念跟真正的佛家文化有關(guān)聯(lián)嗎?
僧范兒:外界是錯誤理解了“佛系”這個詞。現(xiàn)代人對佛教文化認識淺薄,以為出家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碌碌無為不思進取的。但真正的佛系不是消極避世,而是開悟后的明了,是對一切事物不執(zhí)著、淡然,是一種積極的處世心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