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著名詩人余光中。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上官云)“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對這首名為《鄉(xiāng)愁》的短詩,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聞。清新的文字,悠長的韻味無一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就在昨天,寫下此詩的余光中,那位著名詩人、旁人印象中溫和板正的老人,不幸因病在臺灣去世了,永遠離開了熱愛一生的詩歌。
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并稱其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是一位著名的詩人、批評家、翻譯家。他創(chuàng)作近70年,“江郎才盡”之咒卻未曾降臨。有人開玩笑說,“文藝之神繆斯只眷顧年輕人”這句話,對余光中先生失效了。
“余先生在中國詩歌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這在很多研究文章里都有提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福春覺得,《鄉(xiāng)愁》這首詩的影響很大,“包括他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余光中先生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

資料圖:余光中。冒韙 攝
由于工作原因,劉福春在很多會議上與余光中碰過面。和其他人差不多,他印象中的詩人身材瘦瘦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慢聲細語的說著話,是一位特別和藹的老人,“還有你看他寫的字,一筆一劃特別好,手稿就像字帖似的”。
聽到余光中去世的消息,劉福春覺得十分突然。就在上個月,他還前往高雄拜訪這位著名詩人,并帶去了一本雕版線裝的詩集。
“當時說是余先生摔了一跤,身體不是很好,精神尚可。昨天又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余先生有點兒中風,但不怎么嚴重。”劉福春的語氣里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痛惜,“可沒想到今天就去世了”。
如劉福春所說,余光中生前出版了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據(jù)公開資料顯示,早在197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就推出了他的作品《鄉(xiāng)愁》,而前些年在編纂《中國當代名詩人選集》時,出版計劃中有余光中的一本書,叫做《中國當代名詩人選集·余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