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有網友希望更直觀地了解中國鐵路的現(xiàn)狀,迫不及待地表示,“能發(fā)一些中國漂亮的火車站和站臺的照片嗎?”
這位同學,說出你的星座……
話說回來,蘭渝鐵路的設想,一百年前,就出現(xiàn)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從蘭州到重慶850公里,不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嶺,而且沿途地質狀況之復雜,堪稱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

工程師們用226座隧道、396座橋梁實現(xiàn)穿越。歷經9年,十萬建設大軍探索創(chuàng)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取得一大批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真正的高難度是蘭渝鐵路卡脖子工程——胡麻嶺隧道。胡麻嶺隧道二號洞,被視為“鬼門關”。打這條隧道時遇到了“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巖”這一罕見的世界性難題,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艱難的時期,每天只能掘進半米。固定隧道泥沙,極為困難,即便是一年前帶著頂級設備和施工團隊來到這里的德國隧道專家,也束手無策。他們在撤離時評價“不可能在這種地層中打隧道”,而中國鐵路建設者在不懈努力下愣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利用注漿機,按一定比例,分別在隧道前方注入水泥和硅酸鈉水溶液。兩者會在10秒內迅速凝固,加固隧道。——這是近30名工程師和上萬名工人,摸索出來的中國技術。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表示:“沒有攻不破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干完這個隧道的話,自己說出去,我夏荔,干過胡麻嶺,就是這一輩子都是一個榮譽。”
蘭渝鐵路開通后,蘭州至重慶列車用時較過去節(jié)省7小時。蘭州鐵路局貨運處副處長常明稱,運距縮短、時間節(jié)省,可為經蘭渝鐵路運輸的企業(yè)降低很多物流成本。此次蘭渝鐵路共計安排貨物列車30對。據測算,全年運輸能力可達到6000多萬噸。這一連接黃河與長江兩大流域的重要“鋼鐵橋梁”,為西北經濟發(fā)展開啟“提速模式”。
“基建狂魔”這個逆天的稱號背后,感謝在無數個日夜持續(xù)攻堅的中國工程師和建設者。鞠躬。(文/海外網 孫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