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為者無位、干事者無畏
本應十來天完成的正常工作,卻拖了132天仍然無果。2016年4月1日,湖北省《行政問責辦法》施行首日,??悼h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總工楊先周因慢作為,收到了全省首張問責“罰單”。
楊先周不冤。接到縣政府常務會交辦的土地證辦理相關任務后,雖然項目方三番五次催辦,他一直置若罔聞,直到常務副縣長拍了桌子。
“在正風反腐的高壓下,一些干部覺得用權‘緊箍咒’增多,‘攤上事兒’的風險加大,出現(xiàn)慢作為、不作為的現(xiàn)象。”一些干部反映。
如何讓為官不為者無位、讓干事創(chuàng)業(yè)者無畏?
2016年4月11日,湖北全省履職盡責管理推進大會通報:28名廳官履職不力被調(diào)整,22名存在苗頭問題的廳官被誡勉。其中,包括3名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nèi)的8人被免職;2名“不擔當”干部改任非領導職務,18名魄力不足、回避矛盾的廳官被平職交流到一般崗位。
“這樣的力度,是近10年來沒有過的。”這個被媒體稱為“能上能下地方樣本”的標志性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
為擔當者擔當,湖北一樣動真格。2016年1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制定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省級條例,明確提出建立“容錯免責”機制,重用改革促進者,問責改革不力者。
2016年初,來鳳縣“黨員干部容錯免責暫行辦法”出臺。“允許‘試錯’,為敢作敢為的干部撐腰打氣,免除其被‘秋后算賬’的顧慮。”來鳳縣委負責同志說。
革勒車鎮(zhèn)土家寨村的鄉(xiāng)親們,成了這項制度的獲益者。
土家寨村規(guī)劃了1500畝果樹基地,需要5萬棵桃樹苗。“鄉(xiāng)親們都同意購買省農(nóng)科院的樹苗,但是按照規(guī)定,采購樹苗要走公開招標程序,那樣至少需要個把月,季節(jié)就耽誤了。”革勒車鎮(zhèn)黨委書記張冠華說,上報后,縣里同意先行購買,“放在以前,不走招標程序就采購,沒人敢拍這樣的板。”
“微制度”四兩撥千斤
“這是我們兩家的事,你憑什么摻和?”
“就憑我是共產(chǎn)黨員!”楊盛和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讓正在吵架的倆村民一愣,停止了爭吵。一番苦口婆心,積怨多年的兩戶村民終于解開了心結。
放在幾年前,楊盛和懶得摻和這種“閑事”,更沒有說出這句話的底氣。
楊盛和是咸寧市咸安區(qū)張公廟村的一位無職黨員,一度七八年沒參加黨支部活動。直到有了“主題黨日+”,他“重新找回‘家的感覺’”。
“不讓一名黨員‘失聯(lián)’!”2015年11月起,咸寧每月固定時間在全市6065個基層黨組織、13.5萬余名黨員中同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把給老百姓辦實事和黨組織生活緊密結合,推動黨組織政治生活常態(tài)化、黨員日常教育管理長效化。截至目前,全市有3468名“失聯(lián)”黨員重新過上了組織生活。
2016年初,武漢市武昌區(qū)委實施“支部生根”工程,形成了一批抓早抓小、簡便管用的“微制度”,將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傳導到每名黨員。社區(qū)以函告形式向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其社會表現(xiàn),破解黨員“八小時之外”監(jiān)管難題。2016年,武昌區(qū)各街道、社區(qū)黨組織發(fā)出黨員負面行為報告函388件,解決各類問題116個。
“簡單管用的‘微制度’,抓早抓小的‘微治理’,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喚醒了黨員黨章黨紀意識,讓支部管黨治黨功能‘生根’了。”武昌區(qū)委書記張幸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