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好,謝謝思雅的報道,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xiàn)了這樣一場車禍?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個車能夠撞倒護欄上,然后起火,然后使得那么多的乘客困在車上,這一系列原因現(xiàn)在調(diào)查組,整個緊急的進行調(diào)查。在整個的事件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司機,在出事了以后,因為這個車門無法及時打開,他自己據(jù)說是棄車而逃了,并沒有實施救援,但是具體情況是不是這樣,我們還是要等到調(diào)查組給出的最后的結論,但是這也就自然呈現(xiàn)出了一個問題,假如這名司機沒有進入到這個救援中來,他真的是棄車而逃了,他是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接下去聽一位法律專家是怎么解釋的。
(電話采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阮齊林:
有關交通運輸法規(guī)的規(guī)定,從一般的駕駛員作為一個運營性的運輸客運業(yè)務來說,應該說他對乘客的安全具有一定的職業(yè)的保護義務、救助的義務,就是一旦發(fā)生事故之后,他應該采取積極的救助行為,我想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擔憂一點要提醒注意,他有救助的義務,他沒有履行好這個救助的義務,這個不見得就一定是構成刑事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因為不作為行為,他最后導致的這個后果,那么要多方面分析,包括他有沒有救助的可能,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說他有救助的義務,但是他沒有能力去救助,或者說已經(jīng)不可能了,他的不救助行為對于這個后果,沒有造成擴大的后果,這樣的話也不能問責刑事責任。如果說調(diào)查事故的原因是因為司機違反交通運輸法規(guī),造成的交通事故引發(fā)的火災,比如說車況不良,那么這個應該屬于交通事故,屬于交通肇事的范圍,可能涉嫌《刑法》第133條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第二個呢就是其他的原因引起的,比如說車子在維修,或者是保養(yǎng),或者是他運營的過程當中車子有什么問題,有什么毛病,那么違反其他安全法規(guī)引起的,這個應該涉及到134條的重大事故的問題。所以首先要了解這個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不是由于違反交通運輸法規(guī)引起的,還是由于違反其他安全法規(guī)引起的造成的這樣的后果,這樣來確定涉不涉嫌,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董倩:
好,聽完了阮教授對于司機的責任的分析之后,我們繼續(xù)關注這個乘客在現(xiàn)場有沒有更多的逃生的空間和時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制作了一個示意圖,這個呢是,就是那個護欄,然后這個方塊呢就是那輛大巴車,可以看到它是右前方撞倒了這個護欄上,那么恰恰這個門就在護欄這,這是唯一的一個車門,那么明顯這個車門是打不開的,這個乘客逃出來他是左側的第三排,他是通過這個司機的,這不是門,這是一個窗口,那么他逃了出來,為什么不從這邊跳?不從這邊逃生?因為說這邊濃煙看不清到底是底下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車上的乘客是不敢砸也不敢跳,也就是說左側的這一塊玻璃,還有前玻璃是更適合破窗逃生的。那么剛才有一位過路的這樣一個道路維修人員,從一側砸開了玻璃,跳出來了6個人,其余的人是具體怎么出來?目前還不是很清楚,接下去我們就連線一位專家,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張柱庭先生。
(電話連線)
董倩:
張先生您看,在這件交通事故里面有幾個非常特殊的因素,一個是剛才我們說了,由于劇烈的撞擊,車門打不開,再有一個司機走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這個乘客能夠在危機時刻可以逃出來,您的分析?
交通運輸部運輸管理干部學院教授 張柱庭:
我覺得從應急的角度看,這種逃生首先是乘客自己要去逃生,要有這個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什么呢?因為事故能給我們乘客留下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像這個事故還給留出了,我看他這個情況有個一兩分鐘的時間,其實我們回顧同樣都是在湖南,前年發(fā)生的那個“719”那個事故,碰撞以后,從車尾著火燒到車頭,只用了七秒鐘的時間,所以給我們這個應急乘客應急逃生的時間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自己要有意識,要知道別的人幫你逃生,都是輔助性的,這是我強調(diào)的一點。
董倩:
但是,張先生您說的非常有道理,就是人要有一種自救的意識,可是我們我們分析在這樣一個特殊的一個空間里面,他逃不出去,因為緊急情況下,他們?nèi)绻邪踩N的情況下,可以在這種非常緊急的情況,他們也找不到,這種情況下人怎么去實施積極的自助。
張柱庭:
這里面現(xiàn)在看,當門被堵住的時候,那么只有駕駛員旁邊的門,一般都在左側,另外就是前后和左側的玻璃,這個時候要如果有這個安全錘的話,要用安全錘,沒有的話就要用其他工具,間盡快的把它砸開,從那個地方逃生的。
董倩:
好,張先生,稍候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給您,剛才我們也自然而然的提到了一個概念,就是安全錘,因為在車門打不開,司機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那么恐怕能指望的就是安全錘了。車上究竟有沒有配安全錘我們稍候繼續(xù)去分析。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人們對于安全錘這樣的一個救生的工具,到底都有什么樣的觀念?我們也有一個調(diào)查來看一下。如果你在乘坐客運車輛的時候,比如說旅游大巴、公交車,有沒有留意車輛是否配備了“安全錘”?參與的人數(shù)是34999個人,我們可以看到每次都留意的人數(shù)量是44%,很少留意、從未留意的加起來應該說是多數(shù),占到了56%。那么也就是說如果車上即便是有了安全錘你沒有這樣的意識,就像剛才張先生說的,你沒有這種自救的意識恐怕也是白搭。好了,在事故發(fā)生之后,湖南省在全省就展開了對于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檢查、大整治,但是我們注意到,類似的事故應該說這并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怎么能夠從中吸取足夠的經(jīng)驗,讓類似的事情不再發(fā)生,我們繼續(xù)關注。
(播放短片)
解說:
今天,從已經(jīng)燒成架子的大巴車上,已經(jīng)很難辨認出它原本的面貌,唯一能證實它身份的,只有車牌號碼—湘D94396。它隸屬于衡陽市駿達旅游客運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是衡陽地區(qū)唯一專業(yè)從事旅游客運的運輸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