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圖 關印
當手機攥在熊孩子手里
臺海網(wǎng)3月14日訊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朵朵3歲了,只要一哭鬧,爸爸就立刻掏出手機,孩子很快便會安靜下來。手機儼然成了朵朵的“止哭鬧神器”,玩著手機的朵朵能自己安安靜靜待上一兩個小時。隨著朵朵玩手機次數(shù)的增加,爸爸發(fā)現(xiàn),朵朵已經(jīng)不滿足于手機發(fā)出的鈴聲、歌聲等各種音效,“沒有游戲,不好玩”,她開始賴著爸爸“打游戲”了。
當孩子拿著手機低頭玩弄時,不少家長都是暗吁一口氣,竊喜終于找到了帶孩子的神器。但是,你知道孩子們拿著手機在干什么嗎?
4歲熊孩子逛淘寶
看看玩具 家長“被支付”
4歲的果果愛玩媽媽王女士的手機,聰明的小腦瓜早就熟記了手機的開機密碼,只要媽媽把手機放在一旁,她就跑過去,拿起手機輸入密碼獨自玩起來。雖然王女士不贊成女兒總是看手機,認為那樣對視力損害大,但遇上果果吵著讓大人陪,自己卻又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手機是一個停止孩子糾纏的好工具。因此,王女士給了果果相對寬松的玩手機環(huán)境,經(jīng)常會將手機交給孩子,自己就去忙了,她覺得自己的手機里也沒有下載太多亂七八糟的游戲,孩子平常也就是翻翻微信,看看視頻里的動畫片什么的,沒什么風險。
然而有一天,家里突然收到一個快遞包裹,打開一看,里面裝著一套果果最喜歡的HELLOKITTY玩具電話、一個貓頭鷹毛絨玩具、一雙塑料水晶鞋,還有一套過家家的玩具,總金額183元。拆開包裹的時候,果果一臉的興奮,可王女士卻一頭霧水。
“誰給她買的玩具呢?”翻出包裹箱里的清單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王女士自己的淘寶ID。“我什么時候在淘寶里買過這些東西?怎么一點兒印象都沒有?”王女士掏出手機打開淘寶一看,上面寫的支付記錄是3天前完成的。她忽然想起來,果果自己拿著手機玩的時候,有一次看見她在瀏覽淘寶頁面。把果果拉過來一問,果然是她。
“我就是把喜歡的玩具點了點啊。”果果不知道,她隨意地點了幾下,啟動了支付寶的小額支付免密碼功能。王女士問了客服才知道,支付寶有這樣一個功能,只要是購買200元或200元以下的商品,無需支付密碼,而這個小額免密支付的功能,是系統(tǒng)自動開啟的。王女士趕緊咨詢相關人士,在賬戶信息中點開支付設置,關閉了這個容易“惹麻煩”的小額免密碼支付功能。
7歲熊孩子玩手游
隨便一點 話費被扣
7歲的天天很愛玩手機游戲,爸爸夏先生也沒有多加反對,“我總覺得男孩子多玩玩游戲沒壞處,鍛煉鍛煉反應能力啥的。”可是有一次,當夏先生把手機獨自交給天天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被扣了60多塊錢的話費。
“有的游戲玩著玩著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詢問是否要購買金幣,比如10塊錢話費可以購買100個金幣,如果點‘確定’,就直接扣費。”夏先生說,孩子認的字也不多,隨便點個確定,話費就被扣掉了,“全是陷阱,真是‘坑爹’啊。”從那以后,夏先生就不敢獨自把手機交到天天手中了,要么就是坐在一旁看著兒子玩游戲,看見對話框就趕緊叫停。
記者也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休閑手游體驗,發(fā)現(xiàn)這款游戲是通過扣除話費完成交易的,每次10元到30元不等。在交易的過程中,既沒有將游戲與手機號碼綁定,也沒有任何支付密碼,隨意點擊支付,就能購買游戲中的“金幣”。此外,還有一些手機網(wǎng)頁游戲可以通過收取流量費完成收益,對于不懂事的孩子來說,無意的點擊都可能會給家長帶來經(jīng)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