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14日訊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今日初七,7天春節(jié)假期結(jié)束,除了身處特殊工作崗位的人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在春節(jié)期間全家團聚,而且這次團聚可能是不少人每年僅有的一次機會。
那么,在這個春節(jié)假期里,每個人真正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有多少呢?來聽聽他們的陪伴故事。此外,華商報記者還專門設(shè)置了小型調(diào)查問卷,隨機選取了20名市民,看看他們是怎樣陪父母的。
陪著81歲的母親初一看電影
馬先生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母親81歲了,為了方便照顧母親,馬先生專門買了兩對門的房子,母親的日常起居平時由保姆照管,因為春節(jié)保姆回家,馬先生便從春節(jié)第一天假期開始就和母親待在一起。馬先生說,除夕夜里他們一家三口陪著母親去姐姐家里吃飯,年初一,一家三口陪著母親去電影院看了《美人魚》,“本想著母親年紀大了不喜歡看電影,沒想到她還挺高興的,覺得這是我今年陪老人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馬先生說,春節(jié)期間的午飯和晚飯總是和母親在一起,“過年這7天,平均下來每天最少有5個小時陪著母親。”
搶過母親手中多放了鹽的半個包子
劉先生老家在河北,1997年上大學(xué)來到西安,如今早已經(jīng)在西安定居下來。幾乎每年春節(jié)期間,劉先生一家三口都會回到河北老家過年,“其實就是兄弟姐妹抽出時間來團圓,來共同陪陪父母。”
劉先生說,從回到家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隨身攜帶手機,“平時工作中手機幾乎是24小時在手邊,既然回家了,就應(yīng)該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劉先生說,過年期間在老家待了5天,每天的午飯都是和父母在一起,但是算下來每天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也就6個小時。劉先生說,盡管每年都會見到父母,但是只有今年才真正發(fā)現(xiàn)父母真的變老了,“以前爸爸提一桶水很輕松,可是今年他提水時還要先準備一下。”劉先生說,自己從小就愛吃素餡包子,每逢他回家母親都會做,可今年他發(fā)現(xiàn)飯桌上總是只有一個包子,“我媽也不讓我吃,我問起,我媽說是包子沒有了。可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還是只有一個包子,我媽這才說是她記性差包包子時放了兩遍鹽,覺得太咸不愿讓我吃,我聽她說完就把半個包子搶過來自己吃了。”劉先生說,父母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哪怕自己委屈也無所謂。
在父母面前永遠都是孩子
陳女士是湖北黃岡人,自從2002年來西安上大學(xué)之后就一直留在西安工作生活,因為和公公婆婆常年生活在一起,所以今年春節(jié)陳女士決定一家三口回湖北過年。
除夕和大年初一,陳女士是在西安度過的,大年初二一大早,陳女士一家三口自駕前往湖北,當(dāng)天下午到家,“回家之后肯定是和父母在一起聊家常,一直聊到當(dāng)天晚上很晚。”陳女士說,因為平時回家的機會很少,所以聊天也沒有主題,“就是感覺陪著父母說話就挺幸福的。”
陳女士說,隨后三天,除了早晨和晚上會陪伴父母一段時間,其他時間要么走親訪友要么同學(xué)聚會,“說是陪父母過年,其實真正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也就一天。”昨日下午4時許,陳女士一家返回西安,她說,父母變老了,她以后會每年多回家?guī)状危?ldquo;其實在父母面前永遠都是一種小孩的心態(tài),永遠會感覺自己還是小孩子,可以拋開任何生活中的不快,活得無憂無慮。”
老公每年除夕給公公剪腳趾甲
33歲的雷女士每兩三個月見父母一次,一年加起來的時間不到半個月。因為和丈夫是同鄉(xiāng),所以過年回家就是兩邊的父母輪換著陪伴,而春節(jié)7天假期里,幾乎每天有8個小時都是陪在父母身邊。“公公年紀大了,沒法彎腰剪指甲,婆婆又常年不在身邊,每年除夕晚上婆婆就讓公公洗了腳,然后讓我老公幫公公剪腳趾甲,那時候公公總是瞇著眼睛,躺在炕上,老公就在公公的腳下支一個枕頭,慢慢剪著。老公說了,一年到頭都很少回家陪伴父母,給父親剪腳趾甲是他應(yīng)該堅持做的一件小事。”雷女士說,因為今年是父親的本命年,于是她就提前買好了一個黃金的本命年紅繩,除夕那天值班完趕回家,給父親戴在手腕上。“第二天家里來客人,剛好也是本命年,穿著紅色秋衣說是家人買的。我在臥室聽到媽媽就在客人面前炫耀,說是女兒給她爸買了一個本命年紅繩,好像還是黃金的。父親喝了一點小酒,把藏在袖子里的紅繩拉出來炫耀。”雷女士說,無論什么時候,多陪伴,并且送給父母精心挑選的禮物,是做女兒唯一能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