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熊先生提供的小屋里,王亮正在為妹妹蓋被子。

王亮家被拆遷房屋的地方已是一片廢墟
2月1日晚8點,貴陽,小雪,氣溫零下2℃。
王亮(化名)走在夜晚的街道上,禁不住地打了個冷顫,下意識的把衣服拉鏈拉高。一雙手在冷水中浸泡了一天的腫脹的手,緊緊攥著一張發(fā)皺的20元紙幣。
這是高三學生王亮一天的勞動報酬,也是家庭唯一的收入。
看著5歲的妹妹和84歲的奶奶在好心人提供的房子里睡著了,王亮在黑暗中靜默了一陣,轉(zhuǎn)身帶上門,繼續(xù)在下著雪的街道上游蕩。
春節(jié)前夕的網(wǎng)吧,即便在深夜依舊人聲鼎沸,王亮找了個角落蜷縮著睡著了。
這是祖孫三人流離失所的第4天。
他們的家在不遠處——已經(jīng)被拆成了廢墟,兄妹倆的父母也在這座城市的特殊區(qū)域——監(jiān)獄。
最后一面
王亮抱著雙臂行走在下雪的貴陽街頭,外套只是一件棉服,他試圖以抱著雙臂并伴著急走的步伐抵御嚴寒。
他沒有清楚的去向。
出門,沿著野鴨街進入金陽南路,半分鐘后在金陽南路與金清大道的十字路口,他放慢了腳步,注視著不遠處——曾經(jīng)的家,已被施工護欄擋住,山坡上幾臺挖掘機正在施工。
“我的家沒了,父母也被抓走了。”王亮喃喃低語,淚水止不住的打濕了雙頰,嚴寒之下,他的臉龐凍得發(fā)紅。
盡管不知所措,但生活還得繼續(xù)下去。
1月28日晚上,母親陳紅接到了社區(qū)主任的電話,對方通知她次日到觀山湖區(qū)公安分局拿判決書。
此前,因為房屋拆遷問題,陳紅被取保候?qū)彙?/p>
王亮說,社區(qū)主任和母親在電話中交流時他在旁邊,記得對方說,“沒多大回事,拿了判決書就能回來。”
29日上午9點半左右,陳紅出門前告訴王亮,“把奶奶和妹妹照顧好。”
奶奶今年84歲,右腿殘疾,常年拄著拐棍;妹妹年僅5歲,尚不懂事。
“下午1點40分左右,我接到觀山湖區(qū)公安分局的電話,讓我們趕緊去見我媽最后一面,說要把我媽關(guān)了。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王亮說。
王亮攙扶著奶奶帶著妹妹匆忙出發(fā),走了五六公里的路,到了觀山湖區(qū)公安分局。
王亮看到,公安局門口有一堆熟人——同是原居住在二鋪村的人。
“我媽和另外三個人一起被押了出來,媽媽帶著手銬。”王亮哭了,“不是說好的拿到判決書就能回家的嗎!”
陳紅穿著紅色的棉服,長發(fā)已凌亂,看到兒子和女兒跑了過來,順手把判決書塞給了王亮。
“媽媽哭著叮囑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奶奶和妹妹。要替父母上訴,法院量刑不公。”
王亮說著說著,忍不住哭了起來,“一共才兩分鐘,警方就強行把我們分開,把媽媽押上了警車。”
警車前,一家四口人,媽媽哭、王亮哭、妹妹哭、奶奶哭得昏厥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