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1
筆試題目
命題愈發(fā)注重實際操作性
中公教育機構首席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是最早涉足公務員考試培訓輔導領域的人士之一。
據(jù)其介紹,原來考察的知識層面多一些,慢慢地,命題開始轉向能力層面。比如早期行政能力測試中,比較側重純數(shù)學、純邏輯的考察;而近年命題會出現(xiàn)對觀點的贊同或否定等,相當于對考生的理解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2000年起,第一次在行政能力測試之外增加了申論的考察,“申論主題的選擇基本都結合了大政方針?!崩钣佬卤硎荆疾斓男问揭灿l(fā)注重實操性,與政府機關實務更加貼近。
“原來基本上是議論文范疇?!彼硎?,隨著命題的不斷成熟和發(fā)展,申論試題已不再是簡單的議論文,而是逐步轉為實用公文,比如寫通知、編者按等;再后來,試題還會考察考生對某個身份的界定和把握,比如限定考生是某部門的某職位工作人員,如何在某個特定情境下草擬一份公文。
焦點2
職位熱度
中央部委海關國稅最火
近4年來的最熱職位誕生于2013年,“國家統(tǒng)計局重慶調(diào)查總隊南川調(diào)查隊業(yè)務科室科員”,招錄1人,吸引了9411人報考,堪稱“萬里挑一”。此外,2011年,“國家能源局能源節(jié)約和科技裝備司技能與科技處主任科員”的競爭比例也達到4961∶1;2012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處主任科員及以下職位”的競爭比例為3992∶1。
不過,李永新表示,實際上很多看似很火的職位只是“虛熱”,這些職位受到的青睞并非體現(xiàn)考生的自主選擇,而是職位本身的要求比較寬松,限制較少,更多考生符合報考要求。
他分析,從近年來看,考生對于職位的傾向性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比較受考生青睞的部門包括中組部、中宣部等中央部委,“每年中央部委的競爭比都遠超過平均數(shù)?!贝送?,像海關、國稅等和審批相關的部門比較火,競爭比較高,“再有就是一些福利待遇較好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