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賓館在1899年4月開始建造,1901年9月26日落成,擁有百年歷史,應(yīng)該算是臺北市較早西式建筑。日據(jù)時期,因為離總統(tǒng)府近,成為總督官邸,主要用為臺灣總督接待外賓及展現(xiàn)其親民之場所。光復(fù)后,成為臺灣省主席官邸。1950年改稱臺北賓館,用來舉行大型國宴、召開黨政會議、招待外賓、舉辦文化活動等等,類似北京的釣魚臺國賓館。
特別是接待外賓上,凡是來臺灣較高級的外國官員,臺當(dāng)局基本是安排在這里接見。上次海協(xié)會長陳云林第一次訪問臺灣時,與馬英九見面就安排在這里。懷疑小馬哥是故意安排在這里見面,以地點來顯示和大陸的平等關(guān)系。
那天,聽宇倫兄講臺北賓館每月只有一天有開放民眾參觀。次日,即前往參觀。
進(jìn)入大門,這是一個大院子,這才想到剛才經(jīng)過時看到圍墻上還貼有提醒,說這圍墻也是古跡,請勿涂劃。
離大門外十米處,就有個安檢門。不用出示任何證件,只要把身上東西過個安檢,然后打開我的小背包看一眼,安保就讓我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