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臺灣將有10項公投案與“九合一”選舉合并投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對該項公投,兩岸一來一回的較量皆表明了“奧運正名公投”的意義非同尋常。“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本質(zhì)上是“臺獨公投”,大陸必將堅決反對。
?。ㄒ唬?ldquo;臺獨公投”與以“臺獨”為主文內(nèi)容的公投
批駁“臺獨公投”,首先應(yīng)對其概念要有精準的界定。臺灣當局推動“臺獨公投”的做法與推動“漸進臺獨”并無二致,均是以拆分、變換及聚合的方式達至最終目的。換句話說,臺灣當局既不會明目張膽地推動“臺獨”,也不會直接以“您是否同意‘臺灣獨立’”為主文內(nèi)容推動“臺獨公投”。臺灣當局這種次優(yōu)的選擇和隱形的做法,是基于以下考量:一方面是維持現(xiàn)狀的主流民意不允許民進黨直接、冒進推動“臺獨”;另一方面是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已給“臺獨”勢力劃出紅線,激進做法可能適得其反。顯而易見,即便是像“奧運正名”這類公投,雖然沒有冠以“獨立”之名,但其內(nèi)核仍是“臺獨”之實。不能因為沒有“獨立”字眼就將之歸類為普通的公投。實際上,以“臺獨”為主文內(nèi)容的公投與“臺獨公投”是一種內(nèi)核與外延的關(guān)系,天然地互為一體。為了便于區(qū)分和理解,也可以將之劃分為狹義的“臺獨公投”和廣義的“臺獨公投”。
二者既然有這樣的劃分,那么就應(yīng)該厘清它們之間的不同。首先,在主文內(nèi)容上,狹義的“臺獨公投”,只能以“您是否同意‘臺灣獨立’”或類似地表達出現(xiàn),諸如“制憲公投”、 “領(lǐng)土變更公投”、“更改國旗、國號公投”等;廣義的“臺獨公投”則可以是一系列更改或取消“中華民國”象征符號的“正名公投”以及使用非政治元素包裝的“臺獨公投”等。其次,在公投范圍上,狹義的“臺獨公投”是全臺性的,廣義的“臺獨公投”則有可能是地方性的。其也衍生出了未來“臺獨公投”可能先從地方做起,從地方上拉開“去中”、“正名”、“統(tǒng)獨”公投的序幕。再次,在難易程度上,固然兩種“臺獨公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也不排除淺層次、低色調(diào)的“臺獨公投”順利通過并付諸實施。最后,在先后次序上,廣義的“臺獨公投”是初級和中級階段的“臺獨公投”,其有可能最終邁向高級階段的狹義“臺獨公投”,但時間刻度上可能間隔較遠,而狹義的“臺獨公投”則是直奔終極目標,沒有回旋余地,是必定引發(fā)兩岸兵戈相向的公投。
因此,界定“臺獨公投”切忌咬文嚼字,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在反對“臺獨公投”中抓住要害、有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