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食安風暴引爆全島
今年1月初,島內云林縣衛(wèi)生局接獲民眾舉報,指一家專門售賣調味品的濟生股份有限公司,所售黑胡椒粒及家用四合一調味料組合細粉紅辣椒產品中,摻入被認定為有毒化學物質的蘇丹色素3號(俗稱“蘇丹紅”)。據查,此批產品約1737公斤流入市場,包括臺北市372公斤、新北市914.4公斤、桃園市275.1公斤、臺中市30公斤、臺南市40.5公斤、云林縣12公斤、宜蘭縣12公斤、屏東縣72公斤及高雄市8公斤。其中,流入高雄市的8公斤流向裕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制成3萬多公斤“蝦味先香辣口味”餅干。另外,島內的知名餐廳如海底撈、八方云集、維力食品等均被波及。后隨著調查深入,白胡椒粉也被查出含有“蘇丹紅”。
“蘇丹紅”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紅色工業(yè)染料,加入食品中可以讓食物色彩鮮艷,因其存在極大的致癌風險,被國際禁用銷售和食用。
島內此次“蘇丹紅”制品波及范圍之廣,再一次引爆島內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慮。即便是新上任的綠營民意代表,也跟藍白一起炮轟民進黨當局——當局食安部門失察和放任,導致從邊境的源頭控管到下游的市場稽查全都失靈:所謂食品安全的檢查都是由廠商自行登記,廠商登記不實也沒有什么罰則,最終造成現在這種食安混亂的狀況。
更諷刺的是,臺行政機構負責人陳建仁才在近期的食品安全問題項目報告中放言“民進黨執(zhí)政下沒有系統(tǒng)性的食安問題”。話音剛落,大面積的“蘇丹紅”蔓延事件暴發(fā)。而“蘇丹紅”之前,還有“瘦肉精”從 “安心豬”中被查出。
民進黨籍民代林淑芬批評食品藥物管理部門負責人吳秀梅瀆職、不作為,而吳秀梅則辯稱“蘇丹紅”不一定會致癌。這一說法連她的上級主管陳建仁都難以認可。臺衛(wèi)生部門負責人薛瑞元則說,臺灣人吃辣習慣相當普遍,所以很難禁止相關辣椒制品的進入。而在如何進一步處置的問題上,薛瑞元則推說已送交檢調部門調查,似乎又想以所謂檢調不公開阻礙問題的討論和深挖。中國國民黨顯然不認同薛瑞元和稀泥的做法,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書記長洪孟楷說,如果什么東西都推給檢調,食藥部門到底在做什么?洪孟楷還進一步說,涉案這幾間公司過去就有相關涉案嫌疑,且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衛(wèi)生部門的報告也提到曾查驗出高達5萬公斤“蘇丹紅”的違法添加,明明有跡可循,但當局卻反應慢半拍,沒有在源頭適時管理,以致有太多添加物進入島內市場,這才是導致全臺食安風暴持續(xù)過大的最主要原因。
朱立倫想裁撤“黃復興”黨部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推動黨務改革,進行組織改造,擬將“黃復興”黨部并入組發(fā)會和各地方黨部,也意味著實質上裁撤“黃復興”黨部,國民黨黨內輿論嘩然。
所謂“黃復興”黨部,正式名稱為“軍隊退除役人員黨部“,又稱“榮民”黨部,是中國國民黨余下的唯一特種黨部,成立距今已68年。“黃復興”是代號,意為“炎黃子孫,復興中華”。2024年“黃復興”黨部轉型為“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委員會”,簡稱“‘黃復興’工作委員會”,成員主要為退除役官兵及眷屬。值得一提的是,“黃復興”黨部歷來動員投票能力高,是國民黨在選舉過程中投票率最高的黨務組織。不僅如此,“黃復興”黨部能夠動員的成員在國民黨黨員中占比近四分之一,成員步伐一致,所以在國民黨內具備很高的影響力。因此,每次選舉中,對國民黨提名候選人有非常直接的影響。2015年的“換柱風波”中,有觀察指朱立倫就是借助“黃復興”黨部的力量,撤換掉原來的國民黨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提名人洪秀柱。
朱立倫以“黃復興”的成員年紀普遍偏大為由,要求裁撤“黃復興”黨部,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就響應說,黨組織的改革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與契機,透過內造化、年輕化、輕量化,擴大國民黨的支持基礎。她說,當然也存在一定的經濟原因,每月花費幾百萬新臺幣的“黃復興”黨部對如今經費捉襟見肘的國民黨而言,確實開銷巨大。
朱立倫此舉招致藍營基層黨員的不滿,他們認為朱立倫與基層溝通不足。“黃復興”黨部副“主委”羅睿達則說,朱立倫此舉令人痛心失望,如果真要進行改革,他應先辭去黨主席職位。而洪秀柱得知改革內容后表示,黨中央要做好溝通工作,切勿將黨員的支持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臺灣孫文學??傂iL張亞中則認為,裁撤“黃復興”關乎國民黨的政治路線之爭,因為“黃復興”是國民黨內的“統(tǒng)派”,而有些親美的國民黨高層則一直有意淡化“統(tǒng)派”形象。
近年來,一些國民黨政治人物在論述曾被視為強項的兩岸政策時,時有閃躲,以致今年選舉中很多“深藍”選民拋棄國民黨轉投民眾黨。這次朱立倫的“改革”,如果不先去強化并堅定藍營的政治主張,反而先拆掉自己最堅定的支持組織,恐未獲其利先受其害,導致黨員人心潰散。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特約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