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主導?技術(shù)問題變成“面子工程”
其實,陸生納保原本只是一個技術(shù)性問題。
國民黨籍民代王育敏昨天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解釋說,依臺灣現(xiàn)行“健保法”規(guī)定,除取得臺灣“身份證”的本地人外,島外人士要加入臺灣健保須有“居留”身份,且加入之后由臺當局承擔40%保費。“如果蔡英文當局真心對陸生釋善意,誠心想讓陸生納保,其實只要對‘兩岸人民關系條例’進行修法,即把大陸學生赴臺‘停留’改成‘居留’,這樣就符合‘健保法’規(guī)定的要件,陸生馬上就可以納入健保,而且與僑生、外生一樣享受臺當局提供的四成保費補助。”
國民黨立法機構(gòu)黨團21日所提出的方案,就是修改“兩岸人民關系條例”,把陸生赴臺從“停留”改成“居留”。但民進黨立法機構(gòu)黨團根本不同意,而是堅持只修改“健保法”,讓島外學生的保費一律“全額自付”,如此才導致協(xié)商破局。
去年10月底,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曾透過相關單位對在臺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陸生都反對民進黨主張的陸生納保修法版本。
面對時常將“民意”掛在嘴邊的民進黨,王育敏質(zhì)問,蔡當局這種不聽取“關系人”訴求的修法動作,是真的善意嗎?。克磁逃⑽漠斁趾兔襁M黨為了不負擔陸生的40%保費,不惜把僑生、外生“拉下水”,這種所謂“善意”根本就是“假面善意”!何況,比商業(yè)保險還要貴的“全額自付”,完全超出了陸生承受能力,“民進黨這種修法沒有邏輯,也違反了健保‘量能負擔’原則,修法只是奉承蔡英文的意志而已”。
陸生納保,民進黨從先前“不準”到自己上臺后的“準許”;保費問題,民進黨反對更合理的國民黨版本,堅持自己的版本。對此,輔仁大學這位陸生指出,民進黨除了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精算外,還有個“面子問題”,即民進黨不希望在自己占多數(shù)的情況下,修法卻由國民黨來主導。“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國民黨版的陸生納保案要在臺立法機構(gòu)獲得通過,如同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由6年改為4年一樣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