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復聯(lián)4》在內地上映第13天,票房已過39億,僅次于《流浪地球》(46.55億)和《戰(zhàn)狼2》(56.85億人民幣)。
據(jù)貓眼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檔期間,這部超級好萊塢大片狂攬12.2億,占了該檔期總票房的八成,除了讓影市好好火了一把,也讓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所剩無幾。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復聯(lián)4》“一手遮天”之下,一些好電影依舊能靠好口碑吸引觀眾。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是今年五一檔票房亞軍,這部斬獲2018戛納評審團獎,并獲得2019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雙提名的文藝片,上映8天票房近1.8億,豆瓣8.9分,被稱為“眼淚收割機”。

《何以為家》海報
接下來,去年威尼斯金獅電影、今年奧斯卡三項大獎獲得主《羅馬》也將于5月10日上映,它會是下一部《何以為家》嗎?
小語種文藝片為何能虎口奪食
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既無明星,又無大場面,小主角贊恩是現(xiàn)實中真實的難民。這部電影講述12歲的他狀告親生父母的揪心故事。
不得不說,《何以為家》從一開始就頂著光環(huán)——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過硬的質量也吸引了相當一批在觀影品味以及“專業(yè)度”上得到提升的國內觀眾。該片更是五一檔唯一一部提前大規(guī)模點映的影片,積累了不少口碑。目前,電影以豆瓣8.9分,淘票票9.1分,貓眼電影9.4分,成為檔期內評分最高的影片。
豆瓣網(wǎng)友評論“善良而倔強的小男孩,默默地把全世界都扛在瘦弱的肩上,拖著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個微笑,我一下子就淚奔了”。
雖然片中人物的生活離觀眾非常遙遠,但無論是原生家庭問題,還是各種艱辛細節(jié)都能引發(fā)共鳴,尤其是贊因的吶喊,戳痛了觀眾的心:“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我想讓那些無法撫養(yǎng)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
這句極具力量的臺詞,也成為電影宣傳主打的方向。
該片由中影公司引進,國內版權由路畫影視拿下,這也是路畫影視繼《小偷家族》之后,第二次將高品質影片帶給國內觀眾。
路畫影視公司董事長兼創(chuàng)始人之一曹佳曾表示,因為宣傳期比較短,“我們用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動為片子的出圈和下沉做了鋪墊。”
《何以為家》多次登上熱搜榜,“何以為家看哭了”的短視頻在抖音上成為熱搜,也引發(fā)了討論話題,吸引更多觀眾去影院感受好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