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14日訊 臺灣傳記作家、資深媒體人王豐今天在海峽導報發(fā)表文章說,2008年北京奧運的開幕式,感動了全球電視機前面的億萬觀眾,當林妙可小妹妹的嘹亮歌聲傳遍世界時,身為炎黃子孫,無不在內心深處三復斯言:我愛中華!我愛中華!
這是一個多么令中華兒女感奮的時刻!回眸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中原大地,中國人從世界的中心,被驅趕到世界的邊緣。五千年來,從先秦文明、漢唐盛世到康雍乾嘉,中國物阜民豐,文化鼎盛。中華大地經濟規(guī)模,自古以來即居全球首位,國民生產毛額向占世界之半,國力舉世無匹,四方來朝,海外賓服。中國人強盛了五千年,可是,從來沒有拿軍事霸權侵吞周邊的屬國,一貫是禮尚往來,以大事小。愛好和平的中國歷代王朝,對四方鄰邦,始終抱持一個大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我必犯人。
可是,鴉片戰(zhàn)爭的洋槍、大炮,把中國從世界一等一的強國,打成次殖民地,東西列強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象征性地向中國出示其船堅炮利,甚至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對中國予取予求,割地賠款,聽憑處置。一個世紀多的磨難,中國被列強譏為“東亞病夫”,多少炎黃子孫、海外游子,在外國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滿清傾覆,民主建立,也還奮斗了四分之一世紀多的歲月,才慢慢扭轉這個“東亞病夫”的形象。
誠然,體育歸體育,國際政治歸國際政治,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況且,正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揭示的奧運精神,它超乎政治、超乎種族、國界、宗教、意識形態(tài)……然而,不可諱言,參與奧運的每一支隊伍,不論其所代表的是哪一個國家、地區(qū),他們的表現,都象征著這個國家或地區(qū)的 “軟實力”,更攸關一個國家的尊嚴與顏面。近日,我看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有關奧運轉播節(jié)目,就有一種感覺,明明美國隊的金牌數目,少于中國代表隊,可是,CNN在排列“排行榜”時,卻故意把美國列名第一,將金牌暫時居世界之冠的中國隊,列居美國隊之后,更足證“排行榜”的敏感性了。
說老實話,如果某奧運代表隊,明明獎牌數不能和別人相提并論,硬要打腫臉充胖子,搞些抬高自己地位,刻意拉低別人、捧高自己,這種卑劣做法,即使一時僥幸,關著自家大門,把自己捧得老高老高,豈能永久欺世盜名?奧運精神就是勝不驕,敗不餒。講得更白一點,贏要贏得有風度、有氣質,輸要輸得有風骨、有國格。
目前,奧運各項賽事即將進入高潮階段,各代表團的得獎牌數目,必將一日數變,競爭必然日趨激烈,從炎黃子孫的角度言之,個人當然希望中國人在京奧揚眉吐氣,期望兩岸的體育健兒,掄魁奪冠,更期盼中國在京奧能成為得牌數居冠的“武林盟主”。但是,除了奪得“武林盟主”封號外,我們更必須思考,這次京奧的核心價值,正如京奧開幕式豐富多彩的儀式活動中,展現的深邃文化底蘊。除了拿到最多的獎牌外,更要讓外國友人真正被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所感動。我們除了要爭取獎牌數的世界第一,更要爭取舉辦奧運“軟實力”與“硬實力”綜合的世界第一,從開幕到閉幕,一以貫之。
京奧開幕的歡聲雷動,余音繞梁,歌聲在耳,京奧開幕如夢似幻的聲光化電,更讓每一位中國人引以為榮,引以為傲,我們深信兩岸中國健兒必然在這次京奧的體育賽事中,大放異彩,為世界體育史冊寫下最輝煌的一頁。世界各國人士也必然在京奧中,得到更全面的中國印象:中國不僅僅是體育強國、經濟大國,更令人感動與折服者,是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必將引領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