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路是一種氛圍——“這是我們的夢想之船”
“乘風破浪猶未盡,順勢而為波濤平;人定勝天聊自慰,一朝功成在人為。”下船前一天,王俊發(fā)了一條微信朋友圈。33天的經(jīng)歷,讓他感慨頗多。“最感動的,是不管多苦多累的活,不管分配給誰,大家都沒有怨言。一船人就像一家人,感情分外親近。”
對于研究生學員劉澤玉來說,最難忘的也是老師們齊心協(xié)力一起作業(yè)時的場景。“一次投放潛標,老師們從深夜忙到第二天中午,每個人都很疲憊,但沒有一個人說回去休息。在他們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團隊精神。”
一群人奮斗,就凝聚成一種力量。在深海科研團隊,每名隊員都能感受到這種力量,也都在貢獻著這種力量。在他們心里,不僅僅有“我們在同一條船上”的共識,更有“這是我們的夢想之船”的使命感責任感。
深海室主任朱敏清楚地記得2019年團隊開學術年會時的情景。手下清一色的博士生,大多數(shù)都是“80后”,為了把氛圍搞得更輕松一些,他特意選了一個周末把大家召集起來,帶著瓜子、飲料,甚至還準備了一些桌游和團建節(jié)目。本意是想讓大家先聊聊工作,然后再借此機會交流一下感情。可沒想到,手下的這幫年輕人“根本不買賬”。
早上8點,會議室的投影屏上,放出了一張張建言獻策的PPT,3個教研室主任輪番上陣,總結一年來的研究經(jīng)驗、分析攻關中遇到的各項問題;其余人邊嗑瓜子邊討論,常常是一個剛講完,另一個就把麥克風搶了過去……
科研方向的問題、團隊定位的問題、課題管理的問題、研究瓶頸的問題……大家越聊越起勁,思想的火花越碰越激烈。最后,索性取消了其他節(jié)目,直接開了一天的討論會,直到晚上7點。
“一天下來,說好的團建環(huán)節(jié)一個沒搞,大家卻都覺得挺高興,因為心聚到了一塊。”朱敏說。從那以后,團隊的氛圍變得更加融洽,大家心照不宣——那艘正朝著深海夢乘風破浪的航船,是我們的。
(姚建興 王小丹 王微粒/文 張小將、周富敬/攝)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