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xué)召開紀(jì)念大會,慶祝建校120年周年。校友代表黃旭華和在校生分享自己理解的“交大精神”。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無怨無悔,用一生詮釋對國家的忠,就是對家的孝
在很多人眼中,這幾乎是不可思議之事。為了工作上的保密,黃旭華像核潛艇一樣,整整“深潛”了30年沒有回家。離家研制核潛艇時,剛?cè)鲱^,等到回家見到親人時,他已是六十多歲的白發(fā)老人了。
在夫人李世英看來,黃旭華好像永遠(yuǎn)沒有歇一歇的時候,有時甚至有些“癡傻”。有一回,黃旭華思考技術(shù)問題太入迷,出門時竟沒發(fā)現(xiàn)左右腳的鞋穿反了,一路走到辦公室。
平日在家,黃旭華只顧趴在書桌前埋頭科研,飯也不吃,頭發(fā)長了也不管。“他說去理發(fā)店要排隊很久,浪費時間。”無奈之下,李世英只得買了理發(fā)工具,在家為黃旭華剪頭發(fā)。這一剪,就是大半輩子。
黃旭華愛好音樂,口琴吹得漂亮,但他又是那么忙,一架揚琴擺在角落落了灰,等到想起來彈,弦已經(jīng)壞了。
自稱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不稱職的丈夫、不稱職的父親” ,黃旭華對家人滿是愧疚。
“我要感謝我的夫人,我要上艇深潛,她支持我;父親去世我不能回家奔喪,她理解我;女兒小時候摔倒在山溝,在醫(yī)院躺了九天九夜,怕影響我工作,她一人承擔(dān)了下來,我回到家里才知道……我代表所有科研人員感謝她和所有女同志!”
1987年,上海一家雜志刊登了報告文學(xué)《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講述中國核潛艇總設(shè)計師的人生經(jīng)歷。黃旭華把雜志寄給了遠(yuǎn)方的母親。母親含著淚一遍遍地讀,還把兄弟姐妹叫到跟前說,“三哥的事,你們要理解,要諒解他。”
自古忠孝難兩全,黃旭華正是用一生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黃旭華的視力一度因嚴(yán)重白內(nèi)障受到影響,七八年里,甚至看不清女兒的臉。癡翁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自覺科研生涯走到了盡頭。
2018年,黃旭華做完白內(nèi)障手術(shù),摘下紗布的那一刻,他連手機上的小字都能看清了,樂得像個孩子一般。
九旬高齡的黃旭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身上那股熱情和干勁,亦如六十年前一樣。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2019年4月18日,黃旭華走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2019年4月18日,黃旭華在辦公室內(nèi)工作。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