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旅“四會”優(yōu)秀政治教員比武中,入伍剛滿三年的王亞龍一舉奪得戰(zhàn)士組冠軍,成為全旅唯一沖進決賽并獲獎的戰(zhàn)士。一夜之間,王亞龍成了全旅年輕戰(zhàn)士心中的偶像。那么,這位年輕班長究竟憑什么奪冠,又靠什么深得年輕戰(zhàn)士們喜愛呢?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年輕班長憑什么奪冠
■雷兆強 聞蘇軼
“王班長,你帶隊組織訓練我心里感覺很舒服,讓我怎么練我就怎么練!”今天的訓練課目是400米障礙。中間休息時,“00后”上等兵李永輪面對連值班員王亞龍,吐露了自己藏在心底的敬佩。
“95后”下士王亞龍是第77集團軍某旅便攜式地空導彈連最年輕的班長,深得戰(zhàn)士們喜愛。同時,他也是連隊一顆耀眼的新星。
去年,在旅“四會”優(yōu)秀政治教員比武中,入伍剛滿三年的王亞龍一舉奪得戰(zhàn)士組冠軍,成為全旅唯一沖進決賽并獲獎的戰(zhàn)士。一夜之間,王亞龍成了全旅年輕戰(zhàn)士心中的偶像。
那么,這位年輕班長究竟憑什么奪冠,又靠什么深得年輕戰(zhàn)士們喜愛呢?
“人家報名的都是干部,你一個第三年兵拿什么跟人家比?”當時比武報名時,教導員一看王亞龍還是個年輕戰(zhàn)士,立馬搖頭。
事實上,在教導員之前,王亞龍早已被“否定”過多次。連里的老班長們都勸他不要自找沒趣,“不會成功的”。結合往年經(jīng)驗,指導員胡龍也認為,王亞龍幾乎不可能成功。
“以前的戰(zhàn)士肯定會聽大家的勸,會認為老同志說的就是權威意見。”指導員胡龍沒有想到,在眾人的一片“好意”勸說下,王亞龍不為所動,依然執(zhí)拗,他要向“不可能”發(fā)起挑戰(zhàn)。“我想試一下,可以被對手打倒,但不能被嚇倒。”他說。
王亞龍并不是盲目自信,他很清楚自己與對手的差距有多大。為了彌補差距,王亞龍主動向指導員請示要站夜哨,這樣,在白天,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備課。面對不會、不懂的知識,他四處求教,幾乎把全營的指導員和理論教員都“軟磨硬泡”了一遍,最終一點一滴壘起了一名“四會”優(yōu)秀政治教員的堅實基礎。
第二年入黨、第三年當班長、第四年通過全軍重大任務選拔……回看王亞龍的軍旅歷程,在這些令人咋舌的成績背后,始終伴隨著周圍人“你不行的”“你太年輕了”“不可能的”之類的話。但是,王亞龍一次次用行動否定了這些“權威”的預言,創(chuàng)造了傳奇。
“四會”優(yōu)秀政治教員比武結束后,考官稱贊王亞龍的授課“具有時代感召力”。這一點,王亞龍帶出來的兵更為認可。
曹平是王亞龍班里的戰(zhàn)士。前不久,他剛剛獲得第17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手候選人資格。平日里每次列隊集合,他都是站在班長王亞龍后面,一抬頭就能看到班長。他始終把班長當作自己的榜樣,那筆直的身板一直激勵著他不斷挑戰(zhàn)自我、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