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記者 肖僖 攝
“小小嗷帶小小喵去釣小喵喵魚喂小小喵喵。”
“你們來了,我很高興,但不和你們握手了。”
“老夫活累了,快活去矣。”
……
又是一年清明至,武漢各大陵園內(nèi),不少墓志銘讓人駐足。
在石門峰紀念公園,一處墓志銘寫道:“小小嗷帶小小喵去釣小喵喵魚喂小小喵喵。”兩名幼童在這里永久休息。
一句釣小喵喵魚,展示了孩子童真愛玩的天性,他們的去世仿佛只是去釣小喵喵魚玩耍,而不是永遠離開。
有人經(jīng)過孩子的休息地,總是會停留凝視,為孩子過早的離去,也為孩子親人面對死亡的那份豁達。
蔡甸區(qū)千子星空陵園內(nèi),蒼松來到這里,為父掃墓。
站在父親的墓地前,蒼松凝視墓碑。與其它僅有逝者姓名等信息的傳統(tǒng)墓碑不同,蒼松面前的墓碑上有父親的姓名、生卒日期,更有父親生前叮囑鐫刻的墓志銘:“我悄悄地來,正如我悄悄地走。”父親去世前的安詳,因為這句話浮現(xiàn)在蒼松面前。
“父親生前豁達,愿意讀書寫詩,很早提出去世后留下這句話,安靜地埋葬在陵園,對世界不作打擾。”蒼松說。

扁擔山公墓內(nèi),市民在墓碑上系上絲帶、花環(huán),緬懷逝者。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實習生 趙唐凝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