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麥克風前面帶微笑,有聲有色地為大家分享當天訓練趣事的曾經(jīng)的“網(wǎng)絡主播”們,在軍校的大舞臺找到了更加適合自己的天地。圖為“00后”新學員在錄制廣播節(jié)目。陳曉軍攝

逐漸適應了軍校學習生活的“00后”們,把青春朝氣融入課堂,在新的起點上找準了前進的方向。圖為新學員在認真聆聽教員現(xiàn)地授課。陳曉軍攝
他們是“千禧一代”,他們是“拇指一族”,他們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蓬勃發(fā)展的潮流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00后”們來說,互聯(lián)網(wǎng)早已成為他們最普通的生活背景音。
對于“吃著薯片、玩著芯片”,泡在互聯(lián)網(wǎng)里長大的“00后”軍校新學員們來說,軍校豐富的實踐平臺能讓他們實時“上線”,嚴格的管理模式和手機使用規(guī)定也會讓他們隨時“下線”。在這里,他們是如何告別過去,戒掉依賴,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的?
疏堵結合,軍校“00后”擺脫了手機依賴
電子表上“滴——”聲響起,在床上輾轉的高原知道,又到午夜12點了。上海軍工程大學前的暑假,高原幾乎沒在凌晨1點前睡過。他喜歡晚上捧著手機,追劇聊天到眼睛睜不開。
教官曾盼兮加班回來,只有高原的床位傳來幾聲低不可聞的嘆息聲,曾盼兮心頭一緊:該怎么幫高原戒掉“手機癮”?
思來想去,曾盼兮給高原推薦了一款手機桌面便箋軟件,這款軟件可以記錄制訂短期計劃、羅列小目標。曾盼兮要求高原,在每周一次拿到手機的時間里,必須在上面掛幾個小目標。
“每次集合不東張西望”“盡快適應晚上的就寢時間”“每天完成100個俯臥撐”……每次一拿到手機,高原就把自己的目標掛上去。不知不覺中,他開始惦記著便箋上的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他發(fā)覺自己似乎有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像是又一次突破了自我。
翻開以往的便箋,高原已經(jīng)“突破”了自我16次,雖然有5次“倒退”回去,但他總能及時把自己“逼過來”。
對于剛從“手機不離身”的習慣中“掙脫”出來的“00后”學員來說,適應手機嚴格集中管理的新環(huán)境、克服對電子產(chǎn)品的依賴,是他們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兒。
新訓兩個月,最讓海軍工程大學新學員王宇寧感到“心塞”的不是嚴苛的管理、疲憊的訓練,而是某款手機游戲連續(xù)637天的簽到斷了。在他參加高考那兩天都不曾中斷的簽到“長跑”,卻在新訓第一天戛然而止。
他鼓起勇氣找到班長吳振華,想討回上交的手機。吳振華當然不可能給王宇寧“開后門”。他一邊安撫王宇寧,一邊從書架上拿出幾本書,期待王宇寧轉移注意力。
改變在悄然發(fā)生。漸漸地,那個沒事兒就發(fā)呆的王宇寧變得很愛看書。沒幾天,他又買了個筆記本,每天都會抽空寫日記和讀書感想。“手游癮”褪去,王宇寧發(fā)現(xiàn),使用手機的時間雖然短暫,但跟家人聊聊天、更新一下讀書筆記,比玩手游更充實豐富。
“手機已如同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他們曾經(jīng)在這片港灣消遣時間、發(fā)泄壓力。”教官曾盼兮堅信,在手機管理上簡單粗暴地一收了之,并不能根治新學員對手機的依賴。合理的引導,才是對“00后”學員手機管理的一種科學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