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自由 抱憾而終
1983年5月,孫立人自清華大學畢業(yè)滿60周年,雖未能前往,但臺灣清華大學派楊覺民教授登門贈送紀念金牌。楊隨后發(fā)表一篇文章,講述孫立人近況,這是孫立人被軟禁28年來第一次公開見諸報道。
上世紀80年代是臺灣社會巨變的關鍵時期,政治氣氛也愈加緩和。1984年,臺北動物園為慶祝大象林旺(此象系抗戰(zhàn)勝利后由孫立人的新一軍帶回的戰(zhàn)利品)60歲生日,邀請當年參加中印緬作戰(zhàn)的老兵出席,這些孫立人的老部屬由此開始了聚會,關注孫立人的處境。
1986年,《孫立人事件始末記》一書正式出版,首次詳細敘述孫立人案的全過程,引起輿論廣泛關注。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發(fā)布“總統令”,臺灣地區(qū)自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解除戒嚴。政治氣候轉暖,讓孫立人的舊屬感到給老長官翻案的時機到了。以原新一軍參謀長舒適存為首的十位將軍發(fā)起組織了“印緬遠征軍聯誼會”,為孫立人平反而努力奔走。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政治空氣進一步活躍起來。2月,孫的家人聯系自立晚報記者李文邦到孫家訪談,孫立人案真相隨即發(fā)表。自此,“孫立人案”成為媒體報章關注的焦點新聞,要求恢復孫立人清白和榮譽,公布“監(jiān)察院”五人小組調查報告的社會呼聲和壓力越來越大。
3月20日和27日,“國防部長”鄭為元兩度親往臺中拜訪孫立人將軍,表示今后將軍有行動和言論的充分自由,可以到任何地方,見任何朋友。自此,孫立人結束了長達33年的幽禁生活,重獲自由。有記者采訪孫立人對“平反”一事有何感想時,孫立人立刻反駁“從未反過,何平之有!”
遠在海外的長女孫中平得知這一喜訊,脫口而出埋在心底多年的話:“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痛痛快快和爸爸媽媽通越洋電話了。”
恢復自由后,民進黨多次找他,讓他出來揭露蔣介石的殘暴,都被孫拒絕,以孫之言,并非不在意自己的遭遇,而因為蔣是長官,不肯言長官之過。
孫立人始終思念著安徽老家,1988年,孫的舊屬潘德輝回鄉(xiāng)探親,孫委托他到安徽廬江代為祭祖。經過查訪發(fā)現,孫的祖墳早在文革時就被挖掉了,但潘還是代孫立人舉行了隆重的掃墓儀式,并拍照帶回。孫立人看到照片,激動地要向潘行跪拜大禮。1990年,潘再度受孫委托,回鄉(xiāng)洽商墓地遷葬事宜。返臺后,孫立人已處昏迷狀態(tài),喃喃地說:“為什么到今天才回來,我等你好久啊!”隨即又陷入昏迷。
1990年11月19日上午11時15分,經歷不到3年自由的孫立人將軍,帶著畢生的遺憾,病逝于臺中向上路家中,還差3天就是他的90歲壽辰。孫立人的臨終遺言有三個版本:醫(yī)生記錄的是——我對得起國家;親屬記的是——還我清白;部下記的是——我是冤枉的??!一代名將的遺言,竟是如此的悲壯與凄涼。
孫立人逝世后,臺灣各界人士及親友舊屬前往吊唁者絡繹不絕。公祭前夜,有上千人為將軍守靈。李登輝、郝柏村、嚴家淦、李元簇等政要致送挽聯,宋美齡送了花圈,“國防部長”陳履安及軍方代表、各團體及昔日袍澤舊屬、親友近萬人參加祭奠。
2001年,在多方努力下,臺灣“監(jiān)察院”終于正式公布《孫立人將軍與南部陰謀事件關系案》調查報告,證明孫案純系被陰謀設局的假案,應還當事人以清白。“行政院長”張俊雄到孫府代表政府向孫的家人表達慰問之意。長達33年的冤獄,終得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