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 當前教育體制造成了巨大的隱形壓力
面對家長的抱怨,老師也有話要說。比如這所實驗性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班主任老師認為,她布置的作業(yè)量遠沒有一些家長所認為的那么大,只是因為有些孩子專注力不夠,做作業(yè)時經(jīng)常分心,效率不高,才延長了做作業(yè)的時間。因此,“有時候家長也要從孩子自身找原因”。
另外,該老師還透露,若作業(yè)布置得過少,另外一些家長也會有意見。“曾經(jīng)有家長反映過,因為擔心他們自己的孩子作業(yè)做得太少,別的班級或其他學校的孩子作業(yè)做得多,成績超過了自家孩子,所以他們還自己給孩子出題加作業(yè)。”
教育主管部門幾次三番要求給學生減負,結(jié)果卻遭到部分家長抵制,這樣的情況其實并非個例,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受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
就如一位公辦小學校長所說,盡管學校和老師也希望孩子們能有個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童年,但在分數(shù)決定一切的大前提下,高考就擺在那里,減負令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就容易被打折扣。
先別說目前教學成績依然是老師考核的主要標準之一,就算老師和學校能在最大程度上為孩子減輕負擔,但高考從上而下層層轉(zhuǎn)嫁下來的壓力,也會讓家長站到對立面去。就像當初廈門要取消早讀,卻遭到部分家長反對一樣,所以有些學校又偷偷恢復了早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