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您眼中的“中等生”是什么樣子的?
任勇:我眼中的“中等生”,他們或是靈活而無序,或是仔細而欠活,或是會解而易錯,或是苦學而效差,成績不好也不壞,安分守己,默默無聞,但每個“中等生”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只要注意學習方法,揚長補短,就一定能脫穎而出,步入優(yōu)秀生的行列。
導報記者:有家長認為老師的精力大部分用到尖子生或搗蛋生的身上,而“中等生”因為表現(xiàn)平平,基本不被老師注意,成了被老師忽略的孩子。這種看法是否有失偏頗?
任勇:的確有不少人認為“優(yōu)等生”得到青睞,“學困生”得到幫助,“中等生”備受冷落。但就我30余年的教育實踐和觀察,我認為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備課、上課和布置作業(yè)都是以“中等生”為“基點”進行的。
試想,定位于“優(yōu)秀生”的教學勢必讓大多數(shù)學生“吃不了”,定位于“學困生”的教學又勢必讓大多數(shù)學生“吃不飽”,唯有定位于“中等生”的教學同時開講內(nèi)容適度“降低”、結尾內(nèi)容適度“拔高”,這樣就能讓“優(yōu)秀生”吃得飽,讓“中等生”吃得好,讓“學困生”吃得了。所以,“中等生”一定要認清教學的這種“定位”,緊緊抓住聽課、作業(yè)等學習環(huán)節(jié),步步跟進,盡量趕超,“脫穎而出”指日可待。
“中等生”成精英概率高
導報記者:那么,“中等生”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外,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他們脫穎而出?
任勇:老師和家長首先要鼓勵學生,千萬不要老用“中等生”的眼光來看待中等生,今天的成績中等并不代表明天的不優(yōu)秀?!吨械壬摲f而出》出版后,我送一些書給朋友的“中等生”孩子,我在扉頁上往往這樣寫:“××小朋友:優(yōu)秀的你,讀了這本書,并盡力去做,你就一定會脫穎而出,成為更優(yōu)秀的你!”
其次,要講究方法,這本書就是講“方法”的書。我講了四個方面的方法——— 學習的基本方法(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總結、課外學習、考試的方法),學習修養(yǎng)的方法(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信心、習慣的培養(yǎng)),提升智力的方法(提升注意、觀察、記憶、想象、思維、創(chuàng)造、自學能力),智慧學習的方法(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時間的管理、學習環(huán)境的面對、學習策略的制定、網(wǎng)絡學習的智慧、適合個性的學習、學習方式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