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分析說,正是國內“風格單一、狹隘的教育”,使性別之間的差異不斷凸顯。而孫云曉的表述更加直接:“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與男生所擅長的東西是對立的,這是‘男孩危機’最根本的原因?!?/P>
在孫云曉看來,由于體內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動、好競爭、敢冒險”,但眼下在中國,學校普遍提倡的卻是一種“靜文化”:不讓跑不讓跳,不準大聲喧嘩。學習緊張時,許多學校甚至紛紛取消了體育課。
根據(jù)2010年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狀況調查,與女生相比,男生普遍更不喜歡學校。2.4%的男生表示“很不喜歡”到學校上學,而有相同感覺的女生僅有1.9%。
“很多男孩子會覺得,學校就是一個和他們作對的地方?!睂O云曉說。
黃陽光對此深有體會。初中時,他與班上許多男孩中午不想午睡。一開始,他們在課室里下象棋,可老師不同意,說他們影響其他同學午休。他們跑到學校食堂,可食堂的工作人員也驅趕他們,最后,一群男生只能拿著象棋到學校的各個角落里“打游擊”。
直到本科畢業(yè)后前往美國深造,黃陽光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美國,中學生已經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和課程?!耙粋€學生要上哈佛,可以靠鉆研物理,也可以靠打橄欖球?!?/P>
這位已經長大的男生也因此開始審視自己的學生時代。“我希望學校能給我們更多的選擇空間,讓我用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東西證明自己?!彼f。
需要拯救的不僅是男生,更是我們的教育
相比于黃陽光的習以為常,康健卻對眼下學校里“陰盛陽衰”的局面感覺有些恍惚。這位63歲的老人記得,在他上學的時候,無論是學習還是校園活動,“男孩都占了絕對優(yōu)勢”。最終考上大學的,大多數(shù)也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