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進平和他的糊紙班制作的板凳龍。
很快,陳進平成為福清遠近聞名的糊紙藝人,能夠根據(jù)需要信手扎出各種生動形象的作品。特別是他制作的板凳龍,活靈活現(xiàn),深受群眾喜愛。他先后為30多個村莊制作板凳龍。
“一次,遠在日本的僑胞經(jīng)多方打聽找上門來,委托我們將制作好的板凳龍等作品運到日本。”陳進平說。
在陳進平的家,記者看到大廳擺放著各種竹篾及扎好的紙人等。
他說,糊紙技藝先以竹篾或木片,用線團扎成骨架,依內(nèi)容裝飾出形體簡練、造型美觀的人物、飛禽走獸、房屋及生活道具,再在骨架表面褙糊色紙或綢緞,然后用顏料上彩繪制。
陳進平表示,制作板凳龍的龍頭,要在扎骨架這一步驟上下功夫,才能做到眼有神、身有形。如果扎出的造型不好,東西走樣,就沒有觀賞價值。完成一條龍的工序要20多天。
如今,年近80歲的陳進平已不參與大部分糊紙工作。他將這門技藝傳給小兒子陳綱和徒弟們。
陳綱說,他會將這項技藝帶上學(xué)堂,傳承下去。(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