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東南早報報道 2月16日,在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及洛江區(qū)紅十字會志愿者的共同見證下,泉州仰恩大學“00后”學生卓鉅凱簽署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
這次捐獻的緣分,得從2021年學校的一次獻血活動說起。當時,卓鉅凱在獻血車上了解到,移植造血干細胞是救治白血病患者最理想的方式。它不會影響捐獻者的身體健康,但對白血病人來說卻是重獲健康的希望。卓鉅凱就這樣在捐獻同意書上簽了字,留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由于非親緣關(guān)系的人類白細胞抗原的相合率是萬分之一乃至幾十萬分之一,很多志愿者入庫十多年甚至幾十年都無法配型成功。因此,卓鉅凱在2022年接到市紅十字會電話被告知初配相合的那一刻,他激動不已。與家人商量并得到支持后,卓鉅凱積極配合,讓身體保持較好狀態(tài),隨時準備捐獻。
根據(jù)安排,卓鉅凱在洛江區(qū)紅十字會志愿者江鈺燕的陪同下,于2月15日提前抵達福州,將在接受造血干細胞動員劑注射后,于2月20日進行第一次造血干細胞采集,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 (記者 龔翠玲 通訊員 郭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