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8∶30 古城市井小吃店

“古早”味小吃擁有眾多“粉絲”(陳曉東 攝)

面線糊配油條是很多泉州人的日常早餐
泉州人的一天,是從人來人往的街邊小吃攤開始熱絡起來的。
每天早晨,不少人習慣騎上共享單車或是搭乘古城“小白”(古城專線游覽車)到老城區(qū)覓食。依口味、心情所好,隨時在路邊停下來吃一碗面線糊配油條,或是兩個碗糕,配上一碗花生仁湯,又或者來個肉粽,搭一碗水丸湯……咀嚼著千百年前的“古早”味,不慌不忙地開啟一天的工作。
泉州美食作為閩菜的主角之一,不乏大菜和名菜,但名揚四海的卻是面線糊、肉粽、牛肉羹這些信手拈來的市井小吃?;蛟S對辛苦拼搏慣了的泉州人來說,這些傳統(tǒng)淳樸的味道才能真正喚起他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珍視和熱愛。
泉州小吃極其豐富,西街面線糊、安海土筍凍、東石海蠣煎、深滬拳頭母、湖頭米粉……當?shù)厝巳鐢?shù)家珍。雖然晉人南遷已成如煙往事,但其“古早味”卻深烙在泉州人的味蕾上,生活在四季溫暖如春的溫陵故地的老泉州人至今仍然熟練掌握著很多古老的中原烹飪技法,固守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士族飲食情趣。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如今尋訪正宗的“泉州味道”,體驗博大精深的泉州飲食文化,已成為外地客人來泉州休閑旅游的必選項目。
●泉州風味小吃
泉州自古海外交通發(fā)達,四方商賈云集,異國飲食文化,與本土和中原飲食文化交融匯合,使泉州美食呈現(xiàn)開放融合的多元色彩。伴隨著華僑遠涉重洋和鄭成功東渡臺灣,泉州美食遠播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qū),并對當?shù)仫嬍澄幕a生了深遠的影響,譬如臺灣很多小吃就是源自泉州,從名稱、食材、調料到技法均與泉州如出一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