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禪藝結合尋求突破
“老師不僅教我創(chuàng)作技能,還分享創(chuàng)作思想,讓我有不一樣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方式,我非常感恩他們。”賴瑞攀動情地說。
在與賴瑞攀的交談中,他一再提及恩師蘇獻忠和張南章。這是一個謙遜、懂得感恩的年輕人。
在追夢的路上,他努力讀書,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從不間斷參與敬老、扶貧、助學等公益活動。他結善緣、悟禪理,將一心向善、慈悲博愛融入創(chuàng)作中,將藝術與至美、臻善匯聚在一起。作品《無我》《水月觀音》《童子拜觀音》等就是這種思想與追求的體現?!端掠^音》《童子拜觀音》被泉州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無我》獲得2015中國莆田首屆中華佛教文化藝術精品展“善藝杯·天工開物獎”金獎。
賴瑞攀總是在尋求突破。他創(chuàng)作的《渡海觀音》,大膽放棄了傳統(tǒng)何派衣紋的構造手法,以一片簡潔的荷葉塑身姿。簡練的海浪設計,將簡約的手法貫徹到底;精細傳神的面部刻畫,讓人們看到了賴瑞攀扎實的雕塑技藝,看到他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
“我就想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新鮮感、獨特感。這件作品曾榮獲‘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yè)博覽會’展品大賽金獎。”賴瑞攀介紹道。
作品《單刀凌云》也是一佐證。賴瑞攀說,世人塑造關羽大多是手持大刀,威風凜凜,卻把對關羽來說很重要的赤兔馬忽略了。所以,賴瑞攀另辟蹊徑,他凸顯了赤兔馬的形象,讓馬的健碩與關羽的堅毅相得益彰。他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子彈頭”的造型,則進一步彰顯了關羽的威震四方。整件作品創(chuàng)意十足,結合當代人審美取向、藝術欣賞和精神需求,在思想、工藝和造型等方面做了創(chuàng)新,提高了作品的藝術品位。
賴瑞攀說他不喜歡“閉門造車”。他經常參加一些針對藝術創(chuàng)新性的沙龍,和同行人多走動,找行內的大咖求技藝,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然后更好融入新作品。(來源:泉州網 本期執(zhí)行:賴小玲 寇婉瓊 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