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件南京、泉州出土的六朝文物,帶你重回“風雅六朝”,觸摸六朝人的生活、審美、文化等

釉陶堆塑罐

青瓷香薰
臺海網(wǎng)1月17日訊 據(jù)泉州網(wǎng)報道 公元三世紀初到六世紀末,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相繼建都于南京,史稱“六朝”。300余年間,南京成為漢族封建王朝中心,統(tǒng)治中國半壁江山。南方的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
日前,“風雅六朝——南京、泉州六朝文物聯(lián)展”集中展示了近300件南京、泉州出土的六朝文物,圍繞“風雅”主題,從六朝歷史、六朝人的生活、六朝人的審美等角度,帶領人們穿梭古今,窺見六朝這一“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時代。

青瓷虎頭盤口壺

金珰
反映六朝時期衣食住行
六朝五聯(lián)罐、南朝藍色玻璃珠串、“阮”紋墓磚……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三樓展廳,“風雅六朝——南京、泉州六朝文物聯(lián)展”上,來自南京和泉州的291件六朝文物,帶你重回“風雅六朝”。
六朝300余年間,大批中原士庶“衣冠南渡”,為南方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為凸顯六朝時期南京與泉州兩地在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碰撞、兼容和地方特色,南京市博物總館攜手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晉江市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風雅六朝——南京、泉州六朝文物聯(lián)展”。展覽分雄踞東南、物阜民豐、人文薈萃、軼事典故、歌詠名篇五個部分。
六朝時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并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六朝建康城,是當時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繁華的經(jīng)濟都會,兼水陸交通樞紐、軍事防守重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二級美術師梁碧龍說,建康城是中國古代南方最著名的都城,漢文化的精華所在。由于統(tǒng)治者踵事增華,不斷修建宮殿苑囿,使得建康成為當時中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城市。社會環(huán)境對六朝人的生活造成影響,社會風氣、審美觀念和人文精神在衣食住行上都有映現(xiàn)。
“從東晉南朝的陶俑和繪畫看,士人以寬衣大袖、褒衣博帶為時尚,婦女流行窄袖緊身、上儉下豐的款式。”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覽開放部館員、泉州考古工作者呂睿說,貴族服飾質(zhì)地、色彩、花紋、圖案等極盡奢華和靡麗;文人著寬大衣服,袒胸露懷,展示他們放蕩不羈、不拘禮法的一面。史料記載,六朝時期,人們在著裝上極其自由。服裝寬窄、長短隨喜好和社會流行變化而定。六朝時期的鞋有履、屐、靴等。履用草、麻、皮、絲等制成,單底,為正式場合所用。屐以木制,下有兩齒,可拆卸,為非正式場合所用,流行于東晉南朝時期。據(jù)說由謝靈運發(fā)明,故又稱“謝公屐”。 六朝人的首服有巾和帽,巾一般用絲帶、葛布、鹿皮等制作,用以束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