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17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2020年春節(jié)即將來臨,為確保廣大消費者放心消費,度過一個健康、祥和、平安的節(jié)日,泉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泉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從節(jié)日熱點消費入手,分別從餐飲、春運購票、家政服務、旅游出行及線上線下購物等大眾最為關切的方面,向廣大消費者發(fā)出消費提示。
餐飲 預訂年夜飯 選證照齊全餐廳
餐飲方面,節(jié)日期間,預訂年夜飯和外出聚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內外環(huán)境整潔、餐具清洗消毒達標的餐飲單位就餐。盡量不選擇節(jié)日期間客流量陡增的餐飲單位,更不要選擇在路邊露天無證攤點用餐,防止食物中毒的發(fā)生??偨Y為一看餐廳證照,二看量化評級,三看食物性狀,四看包裝標簽,五看檢驗檢疫證明。
網上訂餐,也要注意查看賣家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選擇近距離的餐飲單位訂購,盡量縮短食品運送時間;收到食品后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食品顏色、氣味是否正常,切勿長時間存放;盡量不網購生食、冷食類高風險食品。
當在餐飲單位消費發(fā)生食品安全問題時,應保存好認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食物原狀,索取消費票據等有關憑證;一旦發(fā)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要及時就診,并保存好消費憑證、就診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證據。
春運 選正規(guī)渠道 警惕“默認搭售”
市民應從網絡、電話、火車站窗口、手機APP客戶端和自助售票機等正規(guī)渠道購票,謹慎使用非官方第三方搶票軟件,避免通過黃牛黨購票,以免泄漏個人隱私和上當受騙。
警惕第三方購票平臺“默認搭售”。部分第三方火車票網購平臺會在消費者購票時默認搭售“保險套餐”“極速出票”“優(yōu)選服務”“退改無憂”“搶票套餐”“汽車票優(yōu)惠券”“酒店優(yōu)惠券”等,消費者確認支付訂單前應打起十二分精神,再三核對相關購票金額及服務信息。
家政 請按需充值 不選流動“野家政”
消費者要選擇信譽好、服務規(guī)范、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家政公司,而不要選擇在小區(qū)貼廣告或流動的“野家政”。
與商家簽訂合同,約定服務內容,同時仔細查看服務人員是否具備健康證、工作證等證件。因家政服務很多時候是高空作業(yè),消費者要了解家政公司是否為服務人員購買人身保險,以免出現糾紛時自己承擔后果。
部分家政公司會通過預付式收費的形式向消費者收取費用,消費者應避免一次充值過多以防商家跑路風險。
接受家政服務時,家中安排人員陪同,貴重、易碎物品提前收好,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旅游 不貪圖便宜 抵制不合理低價團
選擇跟團旅游的消費者,首先要選擇合法、資質齊全的旅行社參團,自覺抵制“不合理低價游”,避免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
出行前要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并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旅游行程、交通、食宿、違約責任等容易發(fā)生糾紛的事項,支付款項后注意索要發(fā)票,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行程單、門票、發(fā)票等重要憑證,以便發(fā)生糾紛時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購物 選正規(guī)商家 并保留消費憑證
線下消費時,市民要選擇到正規(guī)商家購買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產品,消費時仔細察看商家是否具有營業(yè)執(zhí)照。同時,看清所購商品是否為“三無產品”,若購買的是食品,則建議購買距離生產日期近的食品,結賬時仔細核對購物清單。
線上網購時,謹慎點擊非正常彈出的購物網站鏈接,使用安全支付方式進行付款。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如支付寶)或貨到驗貨后付款,不要輕信或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理由和要求。重要物品收貨后盡量當場驗貨。
無論是線上消費還是線下消費,均建議消費者保留小票、發(fā)票等消費憑證,涉及網購時,還應保留商品介紹頁面截圖、聊天記錄等消費憑據,以備日后維權需要。(記者 李菁 通訊員 蘇曉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