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五十年 獲忠實粉絲
雖然擺攤賣“狀糕人”的收入很低,當時一尊“妝糕人”才幾分錢到幾毛錢。但為了生計和對這門手藝的熱愛,我這一擔子就挑了近五十年。
年輕時,我在哪個村子擺攤,總會吸引來一大群人圍觀。簡單的造型只需要幾分鐘就做好了,但比較復雜的造型,比如“三國”人物等,因為很多細節(jié)要做得更為精細,耗費的時間很長,有時候做一尊要二十幾分鐘。圍觀的小孩子看我制作“妝糕人”時都聚精會神,可以站著看很久。因為當時玩具少,“妝糕人”備受小孩子追捧。
有些人因此成了我多年的“忠實粉絲”。我記得有個男孩,在上幼兒園時光顧過我的“妝糕人”攤點,從此就著迷了,幾乎我在哪里擺攤,他就到哪里買“妝糕人”,直到上大學。大學畢業(yè)后,他還跟我學習了一段時間。還有些人小時候跟我買過“妝糕人”,現(xiàn)在為人父母了,也帶孩子來買。
后來,我父親的年紀大了,就把“妝糕人”的擔子全部交給我打理?,F(xiàn)在,我的兒子、女兒也學習掌握了“妝糕人”手藝。除了擺攤外,我們還承包了插花包等訂單,有人家里有喜事,會來整批訂購,最多的一次訂了四五千尊“狀糕人”。
開設培訓班 傳承下一代
為了迎合現(xiàn)在孩子們的喜好,我自己也不斷學習制作新的“妝糕人”形象,比如各種卡通人物,比如小豬佩奇、海綿寶寶、小黃人。還有泉州本土傳統(tǒng)文化形象,比如南音、拍胸舞、惠安女等?,F(xiàn)在技術熟練了,看一下圖片就能做出對應的“妝糕人”形象。
我怎么也想不到,我的這門手藝竟然讓我獲得了很多榮譽。在政府部門的重視和關心下,我先后被評定為區(qū)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妝糕人”項目傳承人。這幾年,我跟隨相關部門到各地參加文化節(jié),甚至出國進行文化交流。我在國外現(xiàn)場制作“妝糕人”時,外國人也極其感興趣,我感到十分自豪。我做到父親口中所說的,走出國門,讓泉州的“妝糕人”藝術傳播得更遠。
因為有了“非遺”傳承人的身份,我覺得自己也肩負了一份責任。泉州很多學校曾請我去給學生傳授“妝糕人”技藝。從2017年開始,我也開設了“妝糕人”培訓班,招收“妝糕人”學生,目前我的學生已經遍布全市各地。有學生在我的教學下,還獲得過“妝糕人”比賽一等獎。
對于泉州“妝糕人”,現(xiàn)在的年輕人了解得并不多,其實這些傳統(tǒng)民間藝術具有很寶貴的文化價值,若是失傳了非??上?。目前,我每周要給培訓班的孩子們上三次課,還要參加一些商業(yè)活動和文化交流活動等,雖然很累,但因此能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我覺得很欣慰。 (張小玲 整理 洪志雄 插圖)
相關鏈接
泉州“妝糕人”源于中原地區(qū)的“捏面人”,都是以糧食為主要創(chuàng)作原料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捏面人”始出古代禮俗,始于對天地神鬼的崇拜,是百姓傳統(tǒng)節(jié)慶期間祭祀神明的一種祭品,同時又是增添節(jié)慶歡樂氣氛的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制品。捏面人在中國流傳很廣,因各地情況不同,制作原料(麥、米)不同,泉州、臺灣等地又叫“妝糕人”“米稞雕”“糯米尬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