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4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古時族內(nèi)頻出驍勇之士,曾有族人與俞大猷切磋武藝,未落下風(fēng);明代沙尤之亂時,族人成功抗寇護衛(wèi)永春;祖先興建萬神壇、福善壇,施德四方美名揚;朱德曾率紅軍駐扎于福鼎,留下眾多紅色遺跡

巍峨家廟依山而建
核心提示
上個月,泉州晚報《環(huán)灣生活周刊》曾報道了明代正統(tǒng)年間泉州知府熊尚初浴血擊寇、慷慨就義的故事《古碑講述泉州知府寧死不屈故事》,在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前不久,記者接讀者來電稱,永春福鼎郭氏族人亦曾在同一時期擊寇破敵,留芳歷史。這段歷史究竟留下了什么樣的故事?就請跟隨記者一起前往永春福鼎了解情況吧。 □泉州晚報記者 吳拏云 文/圖
巍峨家廟 難得一見
“巍巍寶鼎聳云端,上有寒梅香里傳。莫是仙人深寄意,調(diào)羹猶待此時賢。”(注:“調(diào)羹”喻指治理國家政事)這是永春明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顏廷榘(世稱“桃陵先生”)所賦“福鼎十二景詩”中《一鼎梅香》的詩句。福鼎,古亦稱覆鼎,位于永春縣橫口鄉(xiāng),今為福中、福聯(lián)和環(huán)峰三個村的統(tǒng)稱。古時這里嶺脊逶迤、長松覆野、華表崢嶸,能讓顏廷榘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詩人惦念不忘,自有其非凡之處。古有言:“天有理以成人之性,地有利以養(yǎng)人之身。”依此而論,景色格外秀美的地方,一般都是藏龍臥虎之處,福鼎自古以來才俊輩出,也算應(yīng)了這句古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