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90歲以上老人逐年增多,記者深入走訪——
探尋他們的長壽“秘決”

南安碼頭鎮(zhèn)詩南村老年人開設南音班,義務教當?shù)氐暮⒆觽儽硌菽弦簟?(林勁峰 攝)
臺海網(wǎng)10月17日訊 今年中秋節(jié),全市最長壽的陳久老人,迎來112歲生日。近日,泉州市老齡辦發(fā)布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8月4日,全市共有百歲及百歲以上老人40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人,其中女性355人、男性49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90歲及90歲以上老人17706人,比前年同期增加424人,呈逐年上升趨勢。
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連日來,通過對泉州市部分高齡老人的走訪,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老人的長壽和個人習慣、家庭和睦、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關愛、政府福利政策等有著密切關系。
故事篇
兒孫孝順 百歲老人脾氣好
鯉城臨江街道幸福街的一棟居民樓內(nèi),住著105歲的老人楊來儀。記者探訪時,距離午飯時間還有2個小時,老人正躺在搖椅上閉目養(yǎng)神。他的二兒子楊老伯今年76歲,正向護工了解有哪些物品需要去購買。目前,老人的生活無法自理,不過房間十分整潔,床上鋪著專用的護理墊。房里肉香四溢,楊老伯說,肉是他上午買來的,需要燉到糊狀才行,畢竟父親牙口不好。
“父親覺得一個人住方便,我們尊重他的意愿?,F(xiàn)在除了聘請護工與他同吃同住,我們幾個兒孫實行‘排班制’,輪流來照看。”楊老伯說,這一兩年來,父親的神志漸漸不太清醒。前兩年,兒孫的手機號碼他都能立刻說出。100歲之前,父親還常到承天寺、東湖公園散步、練太極拳。“父親煙酒不沾,七八十歲之前喜歡吃魚、肉、雞蛋和牛奶,營養(yǎng)均衡,身體底子較好。”
“老人的兒孫孝順,待人友善,老人家的脾氣也好,”楊來儀的護工說,他在這戶人家工作比較舒心。“這些因素或許也是老人長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