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在春暖社工辦公室為留守兒童輔導課業(yè)。 何興明
臺海網(wǎng)2月8日訊 據(jù)東南網(wǎng)報道 2月6日,邵武春暖社工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10余名學生利用假期再次受邀來到這里。這些學生的家長,大多數(shù)都在外地工作,因為響應號召就地過年而沒有返回邵武。
教師志愿者手把手輔導孩子們的學習作業(yè),心理咨詢師志愿者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個別心理輔導,孩子們還與志愿者一起做游戲,學畫畫,一天的美好時光,愉快地度過。
冬春疫情形勢嚴峻,許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選擇就地過年。因為這樣,春節(jié)的家庭團圓無法實現(xiàn),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便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孩子。

志愿者慰問楊乃銀夫妻。何興明/攝
在外就地過年,留守老人孩子的身體、生活、學習等情況,成了他們的牽掛。如何才能讓他們在外安心過年,沒有后顧之憂呢?
針對這種情況,春暖社工通過社區(qū)、學校進行摸底,把50戶因疫情原因導致的留守老人孩子,列為慰問幫扶對象。
志愿者們通過各種渠道籌集了50份暖春包,內(nèi)有御寒服裝、圍巾、口罩、春聯(lián)、學習用具等物品,從上月底開始,分成多個小組,分別上門慰問。
今年60多歲的楊乃銀夫婦倆,均身患殘疾,平時生活都借助輪椅,兒子在外地工作沒有回邵武過年。5日上午,志愿者們在水北鎮(zhèn)故縣村的楊乃銀老人家里,忙活開了。除了送上暖春包,還幫助搞衛(wèi)生,貼春聯(lián),冷清的家里年味漸濃。
因為丈夫、兒子和媳婦在外過年,今年春節(jié),55歲的翁梅蘭顯得更操心些。前幾天,志愿者們帶上暖春包、水餃皮、肉餡等,來到翁梅蘭的家里,一起拉家常、包水餃,開心的笑聲在家中回蕩。翁大姐的孫女、孫子,因想念父母心里有些孤單,心理咨詢師志愿者特意幫助進行心理疏導,孤獨和焦慮感得以緩解。

志愿者們上門慰問翁梅蘭(左二)一家,并向她和孫子宣傳疫情防控、家庭安全知識。何興明
志愿者們很細心,還把各種專長的社區(qū)志愿者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制作成聯(lián)系卡,發(fā)放給慰問對象,以備需要時可以請求志愿者幫助。同時,還送上了疫情防控、家庭安全等方面的宣傳資料。
翁梅蘭大姐的兒媳王英在上海一家洋快餐工作,通過手機視頻看到家中溫暖的畫面,和一雙兒女臉上的笑容,她說:“在外過年,少些牽掛,心里暖暖的。”(記者 陳艷 通訊員 何興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