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法理交織下的信訪維穩(wěn)尺度
信訪既是說理,也是說法的途徑。它為百姓和政府之間架起了一個溝通的橋梁,如何管好這座橋梁,保證合理訴求的暢通,建甌市針對不同信訪對象推出了“三線管理”機制,“三線管理”成為丈量民意的“民心尺”,也成為懲戒非法信訪的“戒尺”,
兩年多來,建甌市對落實“三到位”措施后,仍然纏訪、鬧訪、無理上訪的40名“紅線管理”的信訪對象依法進行處理。
第一線是“藍線”管理。對所有信訪件在信訪人第一次進入信訪渠道的實行“藍線”管理,“藍線”管理的對象為一般性信訪問題,納入“藍線”管理的信訪件,落實“三個一”,即“一位包案干部、一個責任單位、一份工作臺賬”,藍線管理問題要求在15日內解決完畢。
第二線是“黃線”管理。到南平市級個訪,被登記或通報兩次以上的(含兩次);到南平市集體訪,被登記或通報的;越級到省級以上的個訪、集體訪等納入“黃線”管理,“黃線”管理為較大信訪問題,“黃線”管理落實 “五個一”,即:“一位包案領導(科級)、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化解穩(wěn)控方案、一份工作檔案、一份工作報表”,鄉(xiāng)鎮(zhèn)(街道)每月向建甌市信訪聯(lián)席辦匯總一次“黃線”問題的解決進展。
第三線是“紅線”管理。信訪事項已經(jīng)三級終結,信訪人仍不息訪的;信訪事項已進行過信訪聽證會,且聽證會結論已經(jīng)建甌市政府批準通過,信訪人仍不息訪的;信訪訴求已有合理解決方案,信訪人仍不息訪的等情形納入“紅線”管理。“紅線”管理為高危性信訪問題,“紅線”管理落實“六個一”,即在執(zhí)行“黃線”管理“五個一”基礎上增加“一位單位主官”做為該信訪事項的第一責任人。
川石鄉(xiāng)吳某2012年以來進京非正常上訪數(shù)十次,為纏訪、鬧訪的典型,他被納入“紅線”管理后,仍然采取極端措施擾亂機關辦公秩序。公安機關針對其違法犯罪行為展開調查,最后,吳某被建甌市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妨害公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同時責令吳某退賠犯罪所得人民幣24.4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