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香港銅鑼灣。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竟然是她
當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
后來,他又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
這些文字生動地反映了香港這座城市給予人的壓迫感。截至2017年末,香港總人口740.98萬人,在香港1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4平米。
可就是這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4平方米的城市,竟被不同機構評選為“中國最宜居城市”。
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jīng)戰(zhàn)略研究院日前發(fā)布的《中國城市營銷發(fā)展報告(2018)》,香港的宜居指數(shù)高居全國第一,北上廣深位列其后。不僅如此,英國《經(jīng)濟學人》旗下智庫公布的2017年全球宜居城市報告,也將香港評為中國最宜居城市。
近年來香港經(jīng)濟增長放緩,住房壓力有增無減,她憑什么拿下中國最宜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