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核心技術的“隱形冠軍”
受需求不足和工業(yè)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去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比前一年下降3.2%。而太倉不少德國企業(yè)卻逆勢增長。
主營機床的德企通快(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永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過去十年公司在中國的銷售總額年平均增長26%,雖然近些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銷售額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這在同行業(yè)中遙遙領先,而且平均利潤率也是行業(yè)的一倍。
提供信息服務的德企迅捷公司技術經理林昀告訴本報記者,近些年公司業(yè)務發(fā)展飛快,從最初的3家客戶發(fā)展到目前的60多家,每年公司營業(yè)額翻番。
德企逆勢增長的一大原因,在于擁有核心技術。
據太倉市政府官員介紹,德企以精密機械加工、汽車配件制造為主體產業(yè),技術含量普遍較高,部分德企在智能制造技術方面有相當高的水平。
而且,德資企業(yè)大都是家族式的中小企業(yè),它們不貪大、也不盲目擴大規(guī)模或者跨界經營,而是守住一個細小領域做精、做深、做透,成為了行業(yè)內的隱形冠軍。
比如,通快公司的母公司德國通快集團具有90多年的機床生產史,作為德國機床行業(yè)代表進入德國工業(yè)4.0委員會,成為20個委員之一,其生產的激光加工中心是世界最好的機床產品之一。克恩—里伯斯集團專業(yè)生產的汽車安全帶卷簧,產品占據全世界70%的市場份額??死仕构臼且患覍I(yè)的灌裝設備生產企業(yè),世界上每4瓶飲料中就有一瓶是由克朗斯設備吹瓶、灌裝、包裝的。托克斯公司生產的沖壓設備,在同類產品的國內市場份額中占90%以上。而類似的“隱形冠軍”在太倉并不少見。
顧永麟告訴本報記者,正是擁有核心技術,通快集團在2008年金融危機銷售額出現明顯下滑后,第二財年快速反彈,此后保持強勁增長,而不少同行業(yè)公司銷售額仍低迷,至今未超過金融危機前一年的水平。
工業(yè)4.0助力
德國企業(yè)采用工業(yè)4.0技術,也是帶動德企快速發(fā)展的一大原因。
作為德國工業(yè)4.0委員會成員企業(yè),通快公司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展示了通快公司花費5年研發(fā)的工業(yè)4.0成果:從客戶咨詢到生成訂單,再到生產、發(fā)貨等企業(yè)運作全過程,不需要一張紙質的生產單,全程采用計算機程序控制。機器基本上可以全年實現無人自動化連續(xù)生產。
通快工作人員點開iPad的“truTops Fab”的生產管理軟件,輸入相關產品參數,下好訂單——一個iPad金屬支撐架。然后工作人員在iPad上點開這個訂單,整個產品工序依次顯示出來,每一道工序生產都有實時視頻,而且生產過程中的機床上也安裝有上述生產管理軟件,生產調度人員可以調用程序,通過二維碼來讓機床按照指令生產。完成后自動轉入下一個程序。生產管理者可以坐在辦公室里,通過一個ipad或者智能手機來對訂單進行實時管理、監(jiān)控生產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