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買套200多萬元的兩居室只能去郊區(qū)
我是結(jié)婚之后考慮買房的,一是因為兩個人一起,有了買房的能力;二是因為結(jié)婚了,雙方父母希望早點買房安定下來。
考慮到很快要孩子,我們打算買套200多萬元的兩居室。這個面積和價位,只能選擇離公司十幾二十公里的郊區(qū)。當(dāng)時我們有100萬左右做首付,其中一半是父母給的,一半是我倆的錢。
既然只能郊區(qū)買房,我們選擇了沙河。一是因為有車方便,不在乎遠個十幾二十公里,二是因為單位將來在那里建基地,幾年之后可能會搬過去。
看房的過程特別簡單,我倆找了家中介看了幾套二手房,最后買了套95平方米的小三居新房,240多萬元。首付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幾十萬元作為裝修款。
生活:一落千丈
剛剛開始還房貸的時候,我還和老公狠狠吵了一架。因為我們兩個人工資不高,又不想用公積金,所以房貸和房租還有日常開支都靠工資。有一天我終于崩潰了,不明白這么拼命活著有什么意義。失去理智的我們,甚至商量把還沒交房的房子賣了。
買了房之后,每天風(fēng)塵仆仆、精打細算的日子,確實一點兒也不浪漫。每個月有8500元的房貸,加上之前租著套月租4500元的房子,我們不得不克制消費。
我業(yè)余時間寫稿、賣東西做著兼職,老公上下班做順風(fēng)車司機接乘客。即使這樣,生活水準(zhǔn)還是一落千丈。我的護膚品從Dior用到雅漾;手機從iPhone6換成華為;很久不穿的衣服也被翻出來燙平了再穿,不舍得丟掉。下班不再和朋友們聚餐聊八卦,而是回家買把青菜做頓晚餐,娛樂活動變成了讀書和寫作。我變得自律,也更愿意承擔(dān)責(zé)任。
搬到郊區(qū)住之后,日常生活還有一個變化——工作日需要早起。為了避開早高峰擁堵,我一般6點鐘就出門了,所以5點半的鬧鐘一響,人就得從床上跳起來,容不得猶疑,真的可以用披星戴月來形容。有一天早上,我沿著北四環(huán)走路去上班,雨霽天晴朗。路邊的店鋪還沒有開門,四環(huán)路上的車流與人流繁忙而有序。晴朗天氣里,適合跟過去來一個漂亮的告別;而未來,命運只撩開神秘面紗的一角。














 





